第188章 刺杀(借易正堂名头)(2 / 2)
乌篷船晃**着。
下了大半夜的雨,河道两侧百姓屋舍似笼在淡淡的薄雾中,行人神色匆匆,似唯恐再落下一场大雨。
雨石路东侧的面馆,靠窗边的位置坐着几人,头戴黑纱帷帽,腰间配着兵器。
不知坐了多久,好似化成一尊石塑。
这些人不言不语,周身冷肃,店家送了面后,便不敢靠近。
辰时一刻,雨石路缓缓驶来辆马车,车门打开,下得一位锦衣华服的公子,在随从的保护下进了扬州城内颇有名气的茶馆,雅间的茶果糕点备好,看台上锵的一声圆鼓敲响,接着,两侧的帘子便掀开,几名装扮艳俏的花旦风姿款款而出。
茶馆除了这位锦绣公子,再无旁人,竟是被包了满场。
端坐在二楼的男子,相貌算不得风流倜傥,腰悬宝石配饰,玉带钳着珠玉,却是通身的流光宝气,似将金银绞了丝绣在衣袍间。
又一声锣鼓响。
武生握着长枪,围着圆台绕行。
俄而,那杆长枪忽然调转方向,往楼上投掷,枪头猛地扎进了桌上,红缨晃了晃,华服公子连滚带爬的躲避,侍卫拔刀相向。
茶馆忽然传出的打斗声,惊了外间行人。
华服公子被几个侍卫护着,且战且退的到了茶馆外,路面湿滑,好几次,那公子险些跌倒。
“狗贼程素,你残害忠良,搜刮民脂民膏,迫害宝应县县令,今日我等便为民除害,取你狗命,”其中一人厉声喊道。
这边厢的混乱,声量之大,以至见过了沈家兄妹,刚准备乘船的宋清察觉到异样。
她以手撑棚,远眺石路,便看到闹哄哄的人群中,被逼到角落的程素,一脸惶恐,而程素对面,则是手持长刀武生打扮的所谓为民除害的“义士”。
无论这些人是不是义士,程素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死在乱象中,受牵连的只会有宝应县的易正堂。
若他们真想为民除害,何必报出易正堂的名字。
怕就怕,他们只是想打着宝应县县令的名头。
“去看看怎么回事,”宋清说道。
张礼颔首,正待上前,却从斜刺里又涌出一行人,宋清定睛一看,为首的竟然是齐宁远府上的护院,她之所以识得,是因那晚齐宁远带着人去海棠苑时,她远远瞧见过。
她眨了眨眼,人群中,缓步走出个中年男人,正是齐宁远。
风中夹杂着微湿的水汽,扑在对峙的两方人马,附近的百姓被驱赶,街头再无闲杂人等。
张礼顺势翻上房顶,在屋脊瓦舍间挪移到了茶馆附近,矮身蹲在一处檐翅边,隐约听到齐宁远焦急道:“不是说了,这件事本官自有主张。”
“我等已明确告知大人,是大人不顾全大局,还要保下此人,那就别怪我等遵从主公的意思,亲自帮您出手,”说着,那武生挥着长刀杀向程素。
齐宁远急火攻心,却不敢真的上前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把刀挑翻了一个个护卫,直逼程素的胸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