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海上殿宇(1 / 2)

加入书签

经他一提,沈瑜倒是想起来一件事,她回想过去数月,确有个疑点,芙蓉面上忽的现出惶然。

“四月十五,还有一个绣娘藩娘子带着孩子离开,不过说的却是要回祖籍探望亲戚,但我给她盘缠,她也未收,前后不过两个时辰,院子便落了锁,但我一路追去码头,问过几艘客船均未有她登船记载。”

裴鹤铭眸光一顿,问:“沈姑娘记得这般清楚?”

她点点头:“沈家在水路和陆路皆有人脉,想知晓藩娘子的去处,并不算难,她要出城,除非水路,陆路绕行过远,反倒不便,她不会选择陆路。”

大活人能凭空消失,这未见得。

沈骁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不单单是因为这件事已经牵扯到了沈家,更甚者,筠轩堂的绣娘和孩子与他们相处成了一家人般。

沈骁虽掌管家业不久,每每去到绣坊,见了子越,听他一番高谈阔论。

那时节,子越不过六岁,却已能背诵《论语》,便连拗口晦涩的中庸也通读过几遍,他总爱捧着本书在堂里的廊下来回走着念着,不曾虚度半分光阴。

堂里的长辈们谁人不赞他是有谋官之才。

谁又能料到,他最后会死于异乡。

沈骁的情绪有些激动,他早些年在军中待过,有为将者的血性,便见他攥紧拳头,骨节咔咔作响,两眼也燃出愤怒的火焰。

“裴大人可探出是谁做的?”

沈瑜看他一眼,道:“大哥莫急。”

裴鹤铭颔首,沉声回了句:“有眉目,但不能十分确信。”他说的委婉,未挑明,也未遮掩,虚虚实实的没说尽全,却恰到好处的让沈家兄妹猜测到他此行并不简单。

而隔壁的厢房内,两个孩子吃了早饭,乖觉的坐在榻上,由着宋清帮他们换衣裳。

相较于昨晚的怯懦,不吵不闹,睁着乌溜溜的眼盯着她看。

好似下一秒她便会消失不见。

“要么说咱们小姐最得孩子心,这一个个的老实的跟兔子似的,”李青刚想上前,其中一个孩子朝他龇了龇牙。

李仲笑道:“瞧到没,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说话间,已换好崭新的夏衫,宋清着侍卫去取了汤药。

她言语动作无不温柔,声量又轻,毫无攻击性的相貌抚慰了两个孩子受创的心境,以至他们连喝下苦涩的药汁也未曾皱一下眉头。

宋清照样问了他们会不会写字,两人摇摇头,且与子越不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被带出来的。

虽不会写字却能执笔,其中一个稚童张了张嘴,呜呜两声,拿手比划着。

“要画出来?”她问。

稚童拼命点头。

张礼反应极快的出去找伙计要了纸笔砚台,回来时看到隔壁厢房门打开,自内走出的沈家兄妹齐齐看着他,瞧到他手中的物件,还未及开口,身后传来一个低缓的声音。

“昨晚二位看到的小儿便是这桩案子的牵连受害者。”

裴鹤铭说完,迈步而出,往宋清的那处厢房走去。

沈家兄妹对视一眼,也随在他身后。

“沈姐姐,沈大哥,”宋清毫不意外,请几人进门,示意侍卫出去把守,又安抚的朝稚童笑了笑:“不用怕,他们都是好人。”

她自去磨墨,将纸张铺开,软毫沾满墨汁,递给那稚童。

瘦瘦的手握住软毫,在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孩童渐渐发抖,握不住比自己手指还要粗的笔,他甚至想要丢开,躲在救命恩人的身后,然而还未等他心底的恐惧蔓延,那道颀长磊落的身姿便站在他身边。

裴鹤铭目光说不出的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