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明珠蒙尘(徐易二人)(1 / 2)

加入书签

齐宁远对程素管束甚严,严到超越了身为一个舅父应该有的责任,昏暗的马车里,他看着坐在角落蜷着双臂的外甥,气不打一处来。

马车在齐府门前停下,他撩袍下车,回头看到程素仍坐在原地不动。

齐宁远斥道:“还不下车。”

接着便听到杂乱的脚步跟在自己身后,待回了书房,他甫一坐定,府里的管事便道上京又来了书信。

不必说,应是永宁侯的。

果然信上说日前皇后娘娘宴后,徐达便探听到大理寺少卿裴鹤铭离京的消息,但具体去向不明。

裴家是陛下的肱骨大臣,这么当急的时候竟然不在京城里,能去哪里?

齐宁远不由想起不久前宝应县的县令闹出的动静。

景和二十五年的一切还历历在目,齐宁远已任职扬州知府,贡士里最醒目的几个便是现今的提刑按察使司徐长安,宝应县县令易正堂和畏罪潜逃至今下落不明的薛愍。

徐长安长袖善舞,为人谨小慎微,但易正堂却是个一根肠子直来直去。

对于浸**官场多年的齐宁远来说,易正堂这种人最好解决。

随便捏个罪名套在他头上。

而是近段时间,扬州城内几年前旧事都被人翻出来,甚至一纸联名诉状递到了府衙大堂。

诉状上顶头的便是宝应县的县民。

“舅父,你要训便训,可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丝毫不给我留颜面,好歹我也是扬州的布政使。”程素看着坐在交椅里不发一语的舅父,原本心里忐忑,却在想到那副赝品时,陡生出一股不快。

齐宁远听此,猛地一拍桌子,桌角的青瓷茶盏发出细微的颤动。

“面子?你沉湎酒色,疏于管治税收,要不是我在后头给你填补窟窿,你何能坐稳这个位置?今次你不知收敛,又做出此等逆悖之事,叫旁人传出去,便是我都保不住你,”齐宁远想到此处,面露担心:“你要雪景图,你可知那人是不是故意激你来窃画?若我将真的给你,真迹还能在你手上?”

程素脑中铮鸣一声,问:“舅父的意思,他是奔着雪景图才接近我的。”

“郭钊的画作是陛下赏赐的,是圣恩,怎能随便示人,还有一点,”齐宁远看了他一眼,接着道:“上京来人查此前扣押商船的事,最近你守着衙门里,哪里都不要去,尤其海棠苑这种地方。”

这话自然戳进程素心里,他立时紧张起来:“万一查到怎么办?”

“急什么,去年我给督抚送的那箱金条,他不照样收下了,”扬州的督抚刘宪达比程素位高一级,但只要底下人做事不过分,他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这几年,齐宁远给他塞了好些真金白银,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扬州各处的税收、各县衙官署的钱粮俸禄都经布政使,这等肥差,谁都眼馋。

齐宁远知晓水情后,奉天殿里的大臣撤职的撤职,查办的查办,更有掉脑袋的,譬如工部尚书和北镇抚司的指挥使杨敖。

但为官者能两袖清风的人,如陈廉易正堂那种人,实在太少。

便是天子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明珠蒙尘,不过是看谁掩藏的更好而已。

“行了,今夜的事就此作罢,你说与你结识那人姓甚名谁?”齐宁远沉声问道。

程素想了想,回了句:“裴陵。”

齐宁远听到姓裴的,虽不确信裴鹤铭是否真的到了扬州,心里还是免不得咯噔一下,生出不好的感觉。

**

夤夜已深,衙署里只余几盏灯笼悬在檐下,侧堂内,裴鹤铭静静等着,睡的昏沉的衙吏彻底醒困,又是烧水沏茶又是捧了茶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