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科考风波(2 / 2)
又要回来,何不继续隐姓埋名过活下去,你母亲和妻、子也不在世上,便再无人事能牵绊住你,”宋清终忍不住开口,她声色清脆,即便面颊有红痕却有种超乎于年纪的持重。
少年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加之宋清相貌清秀,对不公之事如敌忾,一双杏眼里蕴着淡淡的怒意。
没有得到薛愍的回应,宋清继续道:“所以方才这位公子说你有愧于易正堂,你的好友便是他,你未听他的规劝,累及了自己曾经待你如手足的亲人。”
裴鹤铭接过宋清的话,沉声道:“你走后,当年的科考换了史论,便是‘以夷制夷’‘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纳贤之策’,这三篇策论可都是你写过的?”
毫无疑问,都是薛愍所写,他垂首愧疚的不敢抬头。
“科考结束,易正堂本该有大好仕途,得笔下生和朝中许多官员举荐赏识,即将任职礼部,却因有人举报他曾与你熟识,而你在科考第二日消失不见,在你住处的床榻下发现了一锭白银,你所作所为也彻底被外人知晓,但你不知,易正堂在入狱后,只字未提当初你如何下跪求他之事,两年刑狱,他断送了前程,拘于宝应县做个父母官县令。”
一字一句如刀子剜着薛愍的心头肉,他哭道“我无颜面对如初兄,愿以死谢罪。”
如初便是易正堂的字。
裴鹤铭直视他:“你死了,岂不是让枉顾律法之人逍遥法外,你说,有人欺你辱你,那人是谁?”
闻言,薛愍有些茫然,眼里满是水汽,他摇摇头:“当时是他身边的书童来的,我没见过那人,是以并不知晓到底是谁,策论这种东西上呈到帝王跟前,若是能看到……”他顿了顿,忽的起身,口中急切的道:“我错了,正堂兄说的对,人生在世一步错步步错,可我还有回头的余地,我要去上京,敲登闻鼓,要去面见圣上将当年的事自供,还友人一个清白。”
他说着便要往外走,宋清急忙起身去拦:“你现在去上京,就是去送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