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夺走他心悦的(1 / 2)

加入书签

当日街巷之内,宋家女亲自将一块锦帕交给兵马司的将士,嘱托对方务必要交到大理寺少卿之手,这一番卿卿良意,却没想到那故事中的俊俏郎君瞧上了扬州来的丫头。

不出五日,竟连深宫里的贵人也有所耳闻。

这日傍晚,东宫长长的巷子里宫灯方悬上去,便从甬道尽头由着侍官引了个人进入正殿,这人不是旁的,正是永宁侯徐达。

刘诩着人奉茶,徐达却开门见山,朝太子拱手:“臣今日来便是同殿下商议一事,是关于裴家宋家还有锦衣卫叶脩。”

太子眉头一挑,茶盖轻碰白瓷杯子,便静等徐达接下来的话。

“云锦案子确实是臣的失职,但也是陛下特许臣的侍卫随行锦衣卫一同搜寻,可赵管事却发现锦衣卫与裴鹤铭暗有相交,且不说比镇抚司,宋炎若是同裴家有关,以后殿下登大宝后,难免会受掣于这两人。”徐达说完,谨慎的察看太子的神情,见他没甚反应,接着道:“臣也是为了殿下考量。”

刘诩的手再长也管不到宋炎头上。

但宋家要是真的和裴鹤铭有了首尾,那是他万万不想看到的局面,更不要说近来朝堂上偶能听到关于宋家的美言。

更甚者现任总都督年岁已高,下一任都督的擢选已被内阁商榷后暂定了几人,当中便有宋钰。

若真是宋钰,倒不如他现下就开始筹备纳入自己麾下。

而上次他旁敲侧击,宋钰却以家妹年纪尚小为由搪塞过去。

他不由冷笑,能瞧得上是他们宋家的福分,还推三阻四实在叫人着恼,因着这股情绪,刘诩重重叩了下茶盖。

清脆的声响打断了徐达接下来的话,他怔愣一瞬,旋即闭了嘴,暗暗揣测许是说到太子心头上,才叫他动怒。

却不料刘诩径点了点头,默了半晌才道:“此事本宫会留意。过几日便是母后的千秋宴,届时本宫再好生探探宋家口风。”

徐达自是猜不透这位东宫主子的心思,当即也不敢多留,本想借机挑起太子对裴宋两家的提防,没成想换来不咸不淡的回应。

他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从正殿出门后,托人去找了周昌。

周昌虽与他没甚交集,可也不好驳人面子。

东宫花苑内,灯影绰绰约约的映着两条身影。

周昌是个幕僚的身份,在太子面前正得宠,连徐达见了也要礼让几分。

“侯爷放心,殿下早有耳闻,裴家不过是仗着皇后娘娘的一点点昔日情分,若连这点情分都消耗殆尽,裴鹤铭还能这般得盛?荣宠皆是昙花一现而已,再者,那晚的事,在下亦有所听闻,侯爷实在不必放在心上,区区四品文官,如何能与侯爷相较,您可是未来的国丈。”

周昌这话倒宽了徐达的心。

徐家这等身份待太子登大宝便水涨船高,何须忌惮一个毛头小子,就算裴鹤铭查到什么线索,只要他咬定青山不松口,将事情全推脱到旁处,顶多也像云锦案这般不了了之。

再者,扬州那儿可是牵扯一大票的人,牵一发动全身,天塌下来便有高官顶着,他无所惧怕。

待徐达心满意足离开后,周昌进得殿内,见着明亮宫灯下,刘诩摊开一轴画卷,卷上以丹青描摹的少女眉眼娟秀,唇角笑容恬淡,虽不惊艳却经得住久看。

只觉越看越是美好,这对于长久陷于患得患失的太子来说,居然有种致命的**。

“先生觉得此女如何?”刘诩笑问。

周昌已看出太子心意,顺势道:“稷书学院的学生,亦是何祭酒的得意学子,之前便听闻何祭酒的课上,此女大胆言论探讨战术,得了满堂彩,殿下果然慧眼如炬,若是能娶得此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