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待客之道(1 / 2)

加入书签

戌时后,掌灯时分,晕黄的灯光将街巷衬的朦胧不清,远处偶有人语,正是侯府巡守的护院,每隔一刻钟便有十数人行经东西两侧墙角。

灯笼往前探,照着前方的路,腰间的佩刀随着迈步而发出细微的动静。

“看仔细了,任何死角都不准放过,侯爷说了,连只苍蝇也不准放进去,”护院沉声叮嘱,靴子踏过地面溅起积攒的雨水。

这一行护院离开后,藏身在不远处拐角的几人目不转睛的盯着曹府。

李青道:“已等了半个时辰,没有半点动静,兴许他们今夜不会离开。”

他本意是劝小姐回去,半个时辰前,李青去通知大公子,结果大公子外出办差,他便留了书信赶过来,毕竟天色渐晚,将军和夫人也会担心。

宋清看他一眼,想了想,点头道:“那你先回去告诉爹娘,就说我即刻便回。”

李青张张嘴,不再说话。

正在这时,张礼目力尚佳,于晦暗的天色中瞧到屋檐上飞快挪移的身影。

那身影如鬼魅,掠进了永宁侯院内,竟也未惊动护卫,可见功夫了得。

“有人进了徐家,这人身手不错,不知是敌是友,”张礼道。

宋清眯眼看去,沉沉夜幕如口大锅倒扣在徐府上空,地面的湿气一层层往上漫,似要从鞋底钻入四肢。

许是站的久了,双足有些迟钝的酸麻,但张礼这句话让她生出几分期盼。

盼着这个闯入徐府的人与她有着同样的目的。

而暗夜下,那道矫健身形足尖轻点瓦砾,如燕子般掠过檐翅,停在一处屋顶。

黑影飞快躬身蹲下,单手揭开瓦片,一抹亮光透出来,映着他英挺眉目。

此处便是永宁侯徐达书房,现下房内站着中年男子同徐达低声说话。

“这个江大,办事如此不牢靠,竟差点被东城兵马司的人发现,侯爷,依我看,还是早些让他们回去,”赵尤春道。

听此,徐达颔首:“左右江二是留不得,让兵马司的人抓住正好交差,省得再深查下去,查到侯府头上是件祸事,你速去安排,待天不亮时便以贺礼数目为由让他们回扬州再筹备。”

“是,”赵尤春拱手,转身出了房门。

黑衣人耳聪目明,听到廊下的脚步声,便看到另一人几乎是小跑着到了门外,未及叩门便道:“侯爷,扬州加急书信。”

已迈步出去的赵尤春顿住脚步,将信接过来重新入内,双手递给了徐达。

岂料徐达拆开只匆匆看几眼,当即将信啪的一声按在了案上。

不知信上内容,但从徐达铁青的脸色可见定是不好征兆。

“侯爷,发生何事?”赵尤春问道。

徐达冷声一笑,摊开信来以指头点了点:“扬州漕运出了事,沈峥的大儿子从外运来的一批丝线被当地的布政使司程素扣下,说是藏了海外禁品,沈家自然不认,两边僵持不下,最后沈家那个悍勇的儿子不知从哪里查到程素私扣药材的事,四月的汴州水情,多地的药材紧着往汴州送,偌大的扬州连镇江府都不及,若不是因为齐文远的政绩,他哪里还能好端端的坐到今日。”

赵尤春道:“各处药材上送朝廷,经扬州府核验,程素敢在这节骨眼上扣货,他是真不想要脖子上的脑袋了,沈家大公子倒是有趣,早前说是去参军,一走数年不归家,如今一回来倒开始管着绣坊的事。”

话毕,又看向徐达,问道:“那这信是谁送来的?”

“齐宁远,程素是他外甥,他扣的那些药材可都是送出去的,现下齐老贼想让我从中和那位大人周旋,”徐达揭开灯罩,将信置于火烛上,薄纸遇火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