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攻其薄弱之处(5 / 6)
,以增加粮食产量。
在军器作坊,他仔细查看兵器质量,与工匠们探讨改进工艺。
对于弩箭的射程、刀枪的锋利程度,皆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工匠们深受鼓舞,日夜赶工,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精良的武器装备。
而在魏国境内,蜀汉的谍报人员也在悄然行动。
他们凭借着巧妙的伪装,穿梭于魏国的城镇乡村、集市军营。
有的在酒馆客栈,倾听过往客商、士兵的闲谈,从中收集魏军兵力部署、将领调动等情报;有的则利用商贸往来之机,与魏国边境官员套近乎,打探关隘布防、粮草储备等信息。
这些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传回蜀汉。
时光匆匆,转眼间休战已过数月。
蜀汉在这段时间里,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提升。
新军训练初见成效,士卒们军容整齐,士气高昂;粮草储备日益充足,仓库堆满了新收的粮食;兵器库中,崭新的刀枪剑戟寒光闪烁。
诸葛亮看着这一切,心中既有欣慰,又有忧虑。
欣慰的是,蜀汉在休战期间,并未虚度光阴,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忧虑的是,魏国在这段时间里,同样在厉兵秣马,不知又在谋划着什么阴谋。
一日,诸葛亮正在帐中审阅各地传来的军情文书,忽有士兵来报:“丞相,魏国使者再次求见。”
诸葛亮心中一动,思忖道:“魏国此时遣使,莫非有新的变故?”
他整了整衣冠,沉声道:“请使者进来。”
魏国使者入帐,依旧是一副恭敬模样,行了大礼后,说道:“诸葛丞相,我家陛下听闻蜀汉在休战期间,积极整顿军备,似有违背休战之意。
特命臣前来询问,丞相作何解释?”
诸葛亮神色平静,目光如炬,直视使者:“贵使此言差矣。
我蜀汉与魏国休战,乃是为了让两国百姓休养生息。
然边境之上,不可不防。
整顿军备,只为自保,并无进攻之意。
贵国若也能遵守休战约定,两国自可相安无事。”
使者微微冷笑:“丞相之言,虽有道理。
但我家陛下仍有所疑虑。
如今,我魏国愿提出新的休战条件,若蜀汉能答应,两国休战可再延长数年。”
诸葛亮心中警觉,问道:“不知贵国新的条件是何?”
使者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家陛下要求蜀汉削减一半兵力,且将汉中之地割让给魏国。
如此,方能显示蜀汉休战之诚意。”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将纷纷怒目而视,张苞更是按捺不住,拔剑出鞘:“魏国欺人太甚!
此等无理要求,绝不能答应!”
诸葛亮抬手示意众将安静,目光冷峻地看着使者:“贵国条件,太过苛刻。
汉中乃我蜀汉门户,战略要地,岂容割让?削减兵力,更是关乎我蜀汉安危。
此二事,断无可能。”
使者见诸葛亮态度坚决,也不慌张,继续说道:“丞相,莫要急着拒绝。
我家陛下还说了,若蜀汉答应此条件,魏国愿在商贸上给予诸多优惠,每年向蜀汉提供大量的马匹、铁器等物资。
且两国边境,可设立更多互市,促进经济繁荣。
丞相不妨权衡利弊,再做答复。”
诸葛亮心中暗自思忖,魏国此举,显然是想削弱蜀汉实力,使其再无北伐之力。
但表面上,却又以商贸利益相诱,用心险恶。
沉思片刻后,诸葛亮缓缓说道:“贵使之言,亮已明白。
此事关系重大,容我与众将商议后,再回复贵使。
贵使且先回馆驿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