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松棉之战5英勇的吴三桂(2 / 3)

加入书签

重新挺起长枪,火铳手也沉着了许多,弹丸朝着企图继续涌入的清军后续部队倾泻而去。那处危险的缺口,竟硬生生被吴三桂这支生力军给堵了回去,反而将冲进来的少量清军包围歼灭!

这还不算完!吴三桂见这边局势稍稳,竟毫不恋战,目光一扫,又发现另一处阵地因主将伤亡而指挥失灵,呈现混乱之态。他立刻一夹马腹,再次率队冲杀过去!

他就如同救火队员,在纷乱庞大的战场上,凭借其过人的勇武和敏锐的战场嗅觉,哪里最危急就冲向哪里!他的身影所到之处,明军的士气便为之一振,溃散的势头往往能被强行遏制!

奉天殿内,洪武君臣们看得屏息凝神。

朱棣忍不住击节赞叹:“好一个救阵之将!勇猛绝伦,更难得的是眼观六路,洞察战局关键!此人绝非仅逞血气之勇的匹夫!”

徐达眼中精光闪烁,缓缓道:“殿下所言极是。观其用兵,颇有章法。冲杀是为了止颓,提振士气后又能迅速转移,支援他处。此子……深谙为将之道,乃天生的战将胚子!” 能得到徐达如此评价,可见吴三桂的表现何等惊艳。

蓝玉更是看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大吼道:“过瘾!真他娘的过瘾!这小子是块好材料!这马术,这枪法,这胆色!老子喜欢!”

就连一向更关注大局的朱元璋,也忍不住身体前倾,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目光紧紧追随着天幕上那个骁勇的身影,喃喃道:“吴三桂……咱记住你了。但愿你这股锐气,能一直保持下去,真能成为咱大明北疆的擎天之柱……”

天幕之上,血战仍在继续,但那位少年英豪的身影,已深深烙印在洪武朝每一个观看着的心中。他仿佛是这个垂死帝国黄昏中,骤然亮起的一颗耀眼星辰,带来了一丝微弱却动人的希望之光。

天幕继续展示着战局的发展。经过两日鏖战,吴三桂的英勇得到了主帅洪承畴的高度认可。

洪承畴对吴三桂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特意将其列为首功,并说道:‘吴三桂将军英气逼人,勇略非凡。这两年来,他不仅为官清廉,而且作战时勇往直前,极大地鼓舞了辽东兵马的士气。如今在这场战斗中更是立下汗马功劳,实乃我军之栋梁!”

“首功!栋梁!”朱标念着这两个词,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洪督师如此评价,看来这吴三桂确是国之干城。辽东有如此青年才俊,实乃幸事。”

朱元璋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嗯!洪承畴知兵,他能如此夸赞,看来这吴三桂是真有本事。传令下去,给咱记下这个名字!吴三桂!若他.....的祖先是咱洪武朝的将官,咱必重重赏他!”

然而,战争的残酷很快又给洪武君臣火热的心情浇了一盆冷水。

“二十九日,战斗仍在继续。洪承畴命令总兵杨国柱率领其所部攻打西石门。……然而,不幸的是,杨国柱在激战中被一支冷箭射中要害,当场壮烈牺牲。”

画面中,一员明军大将中箭落马,周围的亲兵悲愤呼喊,却无力回天。方才还为吴三桂的勇猛而振奋的奉天殿,瞬间又沉寂下来。

“杨国柱……死了?”耿炳文喃喃道,语气中带着兔死狐悲的凄凉,“又是一员总兵战殁沙场……这松锦之战,竟惨烈至此!”

徐达面色凝重:“一将功成万骨枯。吴三桂崭露头角,杨国柱却马革裹尸。此战无论胜负,我大明的将血,都要流干了。”

朱元璋刚刚浮起的笑容僵在脸上,慢慢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都是咱的好儿郎啊……但愿……但愿这吴三桂,真能如洪承畴所言,成为撑起大明江山的栋梁,莫要辜负了杨国柱等将士的血……”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天幕展现的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