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宁锦烽烟再起(2 / 3)

加入书签

他汗位心存疑虑的贝勒和旗主!用一场大胜带来的威望和掠夺来的人口财物,去堵住所有人的嘴,去平衡各方势力,稳固他那摇摇欲坠的宝座!”

徐达的目光再次投向天幕上那支南下的后金大军,仿佛已经看穿了其华丽的表象:“因此,这支大军,看似强大,实则是一支必须获胜的军队!皇太极输不起!一旦他在宁锦城下再次受挫,甚至无功而返,那么,他赖以维持统治的‘战无不胜’光环将彻底破碎。”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做出了最终的判断:“到那时,原本被武力暂时压制下去的 ternal矛盾——四大贝勒的不服、其他旗主的野心、对皇太极领导能力的质疑——将会以更猛烈的方式爆发出来!他用来转移视线的战争,反而会成为点燃内部火药桶的导火索!所以,陛下,诸位,这一战,袁崇焕若能再胜,非但能守住疆土,更是打在皇太极及其政权最致命的七寸之上!危局之中,正蕴含着让其加速崩乱的巨大战机!”

这一番透彻的分析,如拨云见日,让朱元璋和殿内众臣恍然大悟。原来,表面的危机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深刻的契机。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但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担忧,而是混合着一种对袁崇焕能否抓住这转瞬即逝战机的急切期待。

天幕之上,文字与隐约浮现的示意图交织,仿佛一幅巨大的军事沙盘,将袁崇焕的应对之策清晰地展现在洪武君臣面前。

朱元璋身体前倾,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天幕上每一个变动的光点,仿佛自己也亲临那遥远的战场。徐达更是全神贯注,不时用手指在御案上虚点,模拟着兵马调动的路线,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

只见袁崇焕的身影虽未直接出现,但其意志却通过一道道精准的命令化作了辽西大地的筋骨与血脉:

“满桂所部,即刻移防前屯卫!此地乃宁远之唇齿,山海关之屏障,必须扼守!”

光点移动,一支标着“满”字的部队迅速向西南方向移动,卡在了宁远与山海关之间的要冲之地。

“孙祖寿部,星夜兼程,进驻山海关!严密封锁关门,确保万无一失,无令不得开启!”

又一支光点回归到那天下第一关的雄伟轮廓之内,如同给最核心的心脏加上了最牢固的枷锁。

“黑云龙,率你所部驰援一片石!严防建奴绕道偷袭,此处一失,则关内震动!”

一支轻骑标着“黑”字,向更西方的险要关隘奔去,填补上了可能被迂回的空隙。

这三道命令,如同三道铁箍,牢牢稳固了明军整体的防御阵脚,确保了宁远和锦州并非孤悬在外的死地,而是与后方紧密相连的坚强堡垒。

然而,真正的重点,无疑是皇太极主攻的目标——锦州城。

天幕的光影聚焦锦州,将其防御体系细化得令人惊叹:

“副总兵金国奇,负责左翼城防,所有火炮、滚木礌石,给本官堆满了!我要你的防区泼水不进!”

“副总兵朱梅,右翼交由你手,多备火铳箭矢,敌军若至,给老子往死里打!”

左、右两翼的光点亮起,各自代表两位副将的防区,形成了坚实的侧翼支撑。

“平辽总兵赵率教!”这道命令的语气尤为沉重,“锦州全局,由你居中调度,统一指挥!本巡抚予你临机决断之权,但有怯战畏敌者,你可先斩后奏!”

一个巨大的“趙”字光点稳居锦州城中央,辐射全城,象征着无可动摇的指挥核心。

“贾胜!你的任务是带领奇兵,不拘于一处,游弋于东西两翼之外!寻敌薄弱之处,或袭扰其粮道,或夜踹其营盘,使其不得安生!”

一支灵活的“賈”字光点在锦州城外游走,代表着机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