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朱元璋对后世子孙的吐槽(2 / 3)
> 朱标默默翻开起居注新的一页,蘸饱墨汁准备记录。忽听父亲点名:“老四儿啊,你家那胖小子倒是个争气的——明仁宗朱高炽,二百斤的身子骨,愣是给咱老朱家生了十七个娃!”
朱元璋拍着大腿乐了起来,可转眼间笑容又凝固在脸上,“就是命忒短!十个月!龙椅还没焐热乎呢,腿一蹬,走了。他儿子宣德帝朱瞻基...”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带着一种荒谬的痛楚,“嘿,蟋蟀皇帝!放着江山不管,满天下撒欢儿抓蛐蛐打架,还给他亲叔叔烤成了闷罐鸡!荒唐透顶!”
---
“爹——!”一声凄厉的惨叫陡然撕裂了大殿沉闷的空气。却是朱棣发出。
朱元璋正讲到那场震古烁今的惨案:“方孝孺,骨头硬,不肯给你这永乐大帝写即位诏书。好啊,你说诛九族不够?那就诛十族!”老朱的声音如同浸了血的刀子,“八百七十三颗人头!金陵城下雨都是红的!门生故旧,一个不留!”
“瞧瞧!都睁眼瞧瞧!”朱元璋猛地一脚踹翻御案旁的金盆,“哐当”巨响,清水混着冰块泼溅开来,漫过丹陛,“这就是你家永乐大帝干的好事!篡了侄子的位,杀尽了忠臣的血!”
他大步走到瘫软在地的朱棣面前,带着一身凛冽的寒意,俯身掰过儿子那张惨白如纸的脸,眼中怒火熊熊,“修《永乐大典》?下西洋?看着风光是吧?可五次北伐,把国库耗得底儿掉!安南那块地,打下来还没捂热乎就丢了!北边的大宁卫,你说你的孙子送就送给兀良哈那些鞑子了?”
他越说越怒,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朱棣心上,“你爹我当年,是一寸一寸从蒙古人手里把河套夺回来的!你的好圣孙倒好,崽卖爷田心不疼!”
马皇后眼中掠过不忍,默默递过一方素帕给浑身被冷汗浸透的朱棣。她刚想开口:“重八,老四打仗的本事还是...”
“打仗?”朱元璋粗暴地打断,一把扯过朱标手中的起居注,哗啦啦翻得书页狂舞,“古勒山大战!都瞪大眼睛看清楚!”
他指着天幕上正重现的惨烈画面,“努尔哈赤领着三百人马,硬是统一了建州女真!人家在冰天雪地里踩着尸山骨海搏命的时候,”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极致的嘲讽,“他的后代子孙万历皇帝在干什么?搂着他那心肝宝贝郑贵妃,在龙床上睡他的回笼觉呢!”
册页上“万历三大征”的字迹被朱元璋攥得模糊不清——朝鲜之役耗银八百万两,宁夏平叛费饷两百万两,播州杨应龙叛乱,燃尽了帝国最后的府库积蓄。
“陛下!”李善长猛地扑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声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尖锐,“老臣泣血恳请!即刻下旨,掘了努尔哈赤祖坟,诛灭其族裔,以绝千秋后患!”
“还用你教?”朱元璋霍然转身,如标枪般挺直,袍袖带风,遥遥指向天幕中那个赦免仇敌、目光如狼的努尔哈赤。
辽东的狂风暴雪仿佛在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中疯狂卷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窟里凿出来的,“传朕旨意:凡我大明境内,不论是不是建州女真,凡留金钱鼠尾辫者...斩草除根,鸡犬不留!”
---
天幕犹自闪烁,映出更惨烈的后续:努尔哈赤历时近十年,终于统一了建州女真,但在万历朝鲜战争开始之时,也不过九千多人马.....
朱元璋却厌烦地一挥袍袖,仿佛要拂去眼前恼人的尘埃:“真没看头儿!几百人打架,跟村头泼皮斗殴有何两样!”
李善长焦急地指着翻开的起居注:“陛下,天幕所示,此獠后来...”
“后来他.....也许是他的子孙后代建了‘大清’,反大明,天幕早就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