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阴险无耻的徐阶(3 / 4)

加入书签

同冰锥刺破静室的压抑,狠狠扎进嘉靖帝的耳膜。他捻动念珠的手指猛地一顿,霍然睁开双眼,那眼底深处,长久以来对严嵩父子跋扈弄权的厌烦、猜忌,被这“神谕”瞬间点燃、放大,凝聚成一片冰冷的杀机!

几乎就在这“奸臣”二字余音未绝的刹那,静室外传来内侍尖细的通禀声:“启禀万岁爷——内阁首辅严嵩,有要事求见!”

“轰!”这声通禀,如同惊雷,炸响在奉天殿内所有洪武君臣的心头!时间、地点、人物……严嵩的出现,与那“神明”的指认,严丝合缝,天衣无缝!

“好个徐阶!”朱棣眼中精光爆射,脱口而出,声音里充满了棋逢对手般的激赏和冷酷,“借鬼神之口,行杀人之实!这一手,比刀剑还要狠毒百倍!那蓝道行,分明就是他徐阶手中一把无形的快刀!”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死死盯着天幕中嘉靖帝那双骤然变得幽深如寒潭的眼睛,看着那里面翻涌的、被“神意”彻底引爆的帝王之怒。帝王心术……鬼神之道……这后世子孙嘉靖,连同那徐阶,将这权谋之术,已然玩到了登峰造极、令人心胆俱寒的地步!

天幕画面无情地快进,如同命运车轮的碾压。象征性的审问,早已注定的结局。诏狱森严的铁栅栏后,曾经不可一世的严世蕃,肥硕的身躯瘫软在地,囚服肮脏破烂,脸上涕泪横流,对着虚空发出绝望而嘶哑的嚎哭:“爹!爹啊!完了!全完了!徐阶!徐阶老贼害我!他不得好死!不得好死啊——!”

这绝望的哭嚎,是严党彻底崩塌的挽歌。与之对应的是严府被抄的喧嚣: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冲入府邸,砸开库房,一箱箱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被粗暴地拖拽出来,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而冰冷的光芒。曾经的门庭若市,转眼间只剩下断壁残垣般的凄凉。

画面最终定格在一条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一辆破旧的骡车吱呀前行,载着那个须发凌乱、眼神空洞麻木、形同枯槁的耄耋老人——削职抄家、被驱逐回乡的前首辅严嵩。

车轮碾过泥泞,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也碾碎了一个煊赫一时的权臣时代。画面下方,一行冰冷的文字浮现:【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伏诛,严嵩削籍抄没,寄食墓舍而死】。

奉天殿内,落针可闻。方才的怒骂、快意、分析,此刻都化作了沉重的静默。天幕的光芒映在洪武君臣脸上,明暗不定。权倾朝野如严嵩父子,竟也落得如此下场,兔死狐悲之感悄然弥漫。

朱元璋的目光从天幕那行冰冷的文字上缓缓移开,并未落在近处的儿子们身上,而是越过众人,投向阶下武将班列中那个一直沉默如山的身影——魏国公徐达。老皇帝的眼神复杂难明,带着一种穿透百年的审视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天德(徐达字)啊,”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有些飘忽,

“方才那天幕演得清楚,那个后世嘉靖皇帝,算起来,是咱们两家血脉交融的子孙。你我的后人。”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计算着那遥远的岁月,“天幕初显时说过,他是十四岁登的基。如今这天幕演到嘉靖四十四年了……”

老皇帝的声音低沉下去,透着一股帝王对血脉传承那近乎本能的、却又无法掌控的忧虑,“这娃儿……就希望他,能活过那道六十岁的大关才好。”

徐达闻声,魁梧的身躯微微一震,立刻出班,深深躬下腰去,头颅低垂,姿态恭谨到了极致:“陛下圣明烛照,后世子孙必蒙天佑,福寿绵长。”他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

然而,在那深深低垂、无人能窥见表情的脸庞下,徐达的心湖却掀起了滔天巨浪!汹涌的念头如同脱缰的野马,疯狂奔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