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王阳明,被废掉的圣人(2 / 3)
是水火不容!
你天天在翰林院骂他的学说‘异端邪说’,你以为他不知道?
他那些学生,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在地方上搅风搅雨,能量惊人!他本人要是进了内阁,站到朝堂中央……”
杨廷和没再说下去,但杨慎已经明白了,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一个手握盖世军功、身负“圣人”光环、拥有无数拥趸、学说影响力巨大的王阳明进入权力核心……
那对他父亲这个首辅的权威,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杨廷和的声音冰冷,“绝对不能让王守仁入阁!绝对不能让他有染指朝政的机会!他只能在地方上,做个能打仗的‘圣人’!”
画面再转,乾清宫。年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正对着那份关于如何封赏王守仁的奏折沉思。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翻涌着和杨廷和相似的忌惮,甚至……恐惧。
“圣人?”
嘉靖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低声自语,
“朕才是天子!这天下,只能有一个‘圣’!那就是朕!”
他想起了前任正德那十几年和文官集团斗得你死我活的帝王生涯。
对付一个杨廷和,已经让一个皇帝心力交瘁。如果再让王阳明这样一位拥有“圣”名、智慧如海、门生遍布朝野的人物进入内阁……
嘉靖打了个寒颤。
“封赏,当然要封赏。”嘉靖提起朱笔,眼神变得冰冷而决绝,“盖世奇功,封个伯爵,理所当然!”
他手腕转动,在圣旨上写下:
“封王守仁为新建伯!”
但紧接着,他嘴角的讥诮更深,在后面加上了关键的两句:
“不予铁券(免死金牌),岁禄亦不给!”
写完,他将朱笔一扔,仿佛完成了一件得意之作。
旁白响起,带着冰冷的解析:
“新建伯,勋爵也!
按大明祖制,勋贵掌兵权,不预朝政!
王守仁成了伯爵,便自动被排除在文官体系之外,永远失去了入阁拜相、执掌朝纲的可能!
更绝的是,‘不予铁券,岁禄亦不给’——这意味着这个伯爵,只是个虚名!
没有世袭的保障(铁券),没有实际的俸禄(岁禄),空壳子一个!
王守仁死后,爵位立刻被收回。
直到嘉靖的儿子隆庆皇帝时,才追还给他的儿子,并追赠了个侯爵(死后追封,更虚了)。
嘉靖帝与杨廷和,这对政治上的死敌,此刻却默契联手,用一个华丽丽的空壳爵位,彻底堵死了‘圣人’王守仁施展治国抱负的道路!”
画面最后定格在王阳明晚年的身影上。
他挂着“新建伯”的空头衔,总督两广,还在带兵平叛。
但眉宇间那份指点江山的锐气,那份欲挽天倾的抱负,已被深深的疲惫和无奈取代。
他望着京城的方向,眼神复杂。
一身经天纬地之才,最终只能消耗在边陲的战火和琐碎的政务中,无法触及那权力的核心,无法实现他心中“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可惜啊……”旁白一声悠长的叹息,“心学圣人,军事奇才,最终却困于一个‘空头伯爵’。志向难伸,才学付之东流,大明痛失一柱擎天良材!”
光幕渐渐暗淡。
奉天殿前,一片寂静。勋贵们面面相觑,他们刚才还为后世恢复爵位高兴,现在看到王阳明这“伯爵”的下场,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文官们则神色各异,有的沉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