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燕王一家退场(3 / 3)
只是这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勉强。
徐妙云将朱高炽往怀里拢了拢,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揉腰的丈夫,又投向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被夜色吞噬的巍峨宫墙。
公公朱元璋最后那句看似雷霆震怒、实则蕴含保护的旨意——“速送燕王一家回府,无旨不得擅离!”,以及那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无奈与复杂,她都读懂了。
天幕煌煌,未来已定。此刻离开这漩涡中心,远离父皇那尚未平息的震怒和满朝文武探究、忌惮的目光,是唯一的生路。只是这离开的方式……如此狼狈,如此悄无声息。
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疾行。太监首领“五十九”亲自控缰,眼神警惕地扫视着空旷的街道两侧每一个可能的阴影角落。
他手心微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一点!平安将燕王殿下送回王府!陛下的旨意是“护送”,更是“圈禁”。在陛下彻底想通、压下那滔天怒火之前,绝不能让这位捅破了天、把未来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逼得“自焚”的燕王殿下,再出现在宫里!否则……他毫不怀疑,盛怒之下的洪武皇帝,真有可能做出“改写历史”的冲动之举!
奉天殿内,关于安南的争论似乎达成了某种“故土重光”的共识,气氛稍缓。
勋贵们或羡慕或算计的目光依旧若有若无地瞟向如坐针毡的沐英。
傅友德正琢磨着如何向陛下进言“扩大征南范围”。
没有人回头,没有人分神。
那位搅动了整个洪武十三年时空、其未来功业此刻正在天幕上熠熠生辉的燕王朱棣,连同他抱着幼子的王妃、他懵懂的儿子,已经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在无人察觉的涟漪中,悄然沉入了应天府浓重的夜色深处。
风暴的中心,在此刻选择了最沉默的退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