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打赌,刘晓俪再次怀孕,要还是不要(1 / 10)

加入书签

一九九三年三月,北方的冰城,春寒料峭。

但在南方的南浔古镇,已然是天街小雨润如酥,气温升高,较为适宜。

“多鱼,吃饭了。”

刘晓俪推开书房门,冲窗前正在书写的王多鱼喊了一句。

“好,我马上来。”

王多鱼头也不抬,应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他这才起身走出书房。

来到客厅,他就看到了桌上较为简单的饭菜。

三菜一汤,并不多的份量,但只有他们两口子,这自然也是足够了。

为什么只有他们两口子

因为王亦菲他们这些孩子,全都留在冰城,这一次,只有他们两口子出来游玩。

现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有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不过,每天晚上,刘晓俪都会跟孩子们进行视频通话,参与到他们的晚饭和小课堂当中。

所以现在王多鱼和刘晓俪两人也终于可以过二人世界了。

“下午我们出去逛一逛”

“可以,不过要三点之后才行.”

“没问题。”

刘晓俪微笑应道。

对她来说,跟王多鱼一起出来游玩,也不会觉得无聊。

反正以王多鱼的工作为重就可以了。

更何况,一旦到了周末,孩子们就会来到这里,跟他们汇合,到时候才是王多鱼的工作时间。

古镇很小,王多鱼两口子最多会在这里待半个月的时间。

即便如此,不到三天时间,刘晓俪居然跟这边的邻居熟络起来。

这天晚上,临睡觉之前,她跟王多鱼闲聊道:

“隔壁邻居李大脚同志说他们古镇的生意很困难,现在的三月份就是旅游淡季一天到晚都接待不了几名游客。”

“就算到了旅游旺季,旅店客房的入住率也不到百分之七十”

“多鱼,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帮到他们吗”

李大脚

王多鱼眼神古怪,还有人取这样的名字吗

“你有调查过么确定他们在旅游旺季赚不到钱”

刘晓俪怕不是被人利用了。

现在可是一九九三年,而不是一九八三年。

况且古镇就在上海周边,江浙财团最会做生意了。

当年民国时代,为什么会有‘十里洋场烟地,风云际会上海滩’的说法

尽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特别是租界的出现。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跟江浙财团有很大关系。

当年的江浙财团有非常多人,比如大名鼎鼎的民国四大商业巨头之一的刘鸿生。

他被称为火柴大王、毛纺业大王,以煤炭起家后涉足火柴、水泥、毛纺等行业,创立大生纱厂、华商上海水泥公司等企业。

在抗战时期更是带头捐献物资支援前线。

还有民国时期的宁波商人包兆龙,此人当时在上海滩开设银行,在上海滩也是有头有脸的华商。

可以说,江浙一带,有太多会做生意的人。

现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十多年,江浙一带有海外华人华侨等‘老乡’的投资,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上辈子王多鱼在千禧年之后,就多次来古镇这些地方游玩。

发现古镇内的不少‘大师们’,身旁站着一位帮忙收钱卖字画的大美女,大师们只需要写字就可以日入过万。

当时可是千禧年第一个十年啊。

日入过万,简直不敢想象。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