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一口唾沫一个钉(6 / 9)

加入书签

开开心心地放松了一天,转眼来到了一月十六号,王多鱼来到了书记办公室,找到了刘德本。

“老刘,我今天来找你谈点事儿,是这样的,我那几个亲戚,他们不是经常跑国外嘛,赚了点小钱”

“他们说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特别麻烦,所以现在是想要建设一条从冰城到老家大红沟村的高速公路.”

“我来跟你商量一下,看看这事儿哈工大要不要参与一下如果不参与的话,到时候我就让他们直接找童书记他们了.”

刘德本一听,大吃一惊。

高速公路是什么样儿的,刘德本很清楚呀,而且还是沥青高速公路,造价更贵。

这少不得需要投资二三十亿人民币呀。

在大部分工人工资也才五六十或七八十人民币的年代,投资二三十亿人民币来建设一条长达四百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确实能够造福一方。

但,这也太奢侈了。

而且,没有多少汽车呀!

有必要修这么好的高速公路么

对王多鱼来说,非常有必要,但对于刘德本而言,却没有那个必要呀。

“多鱼啊,要不你再考虑考虑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呀”

“老刘,你放心吧,资金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哈工大不参与的话也没关系,不过捐一点钱,没问题吧”

刘德本闻言,哭笑不得:

“那肯定不行啊,你这个高速公路项目,又不收费,捐款之后,我们哈工大什么都没有赚到,肯定不行啊”

出资最大的一方,肯定是旺旺集团,这个毋庸置疑。

那么名声肯定都被旺旺集团给赚走了呀。

哈工大这个时候参与进来,有个屁用呀。

捐多了肉疼,捐少了也收获不到名气,干嘛要捐呢

“行吧,吝啬鬼!”

王多鱼撇撇嘴,没有强求。

他转身就离开了哈工大,来到了冰城市政府办公大院这边。

童建伟、康裕民和赵国斌他们三人对于王多鱼的到访,非常意外,旋即十分热情地把他邀请了进来。

端茶倒水,寒暄过后,王多鱼直奔主题。

等他说完关于冰城到双河县的高速公路项目之后,赵国斌却是第一个反对道:

“王教授,您这么乐意帮助我们,并且这是有益民生方面的道路建设项目,按理说,我不应该反对。但是王教授,沥青高速公路太奢侈了,完全没有必要”

“咱们整个黑龙江境内,汽车保有量撑死了还不到二十万辆吧修建这样的高速公路,耗费二三十亿人民币不说,关键是没有多少汽车呀”

原时空的历史上,在一九八五年的时候,黑龙江的汽车保有量也就十四万辆,不到十五万。

但这个时空,却是多了不少,最起码有十九万辆。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哈工大一系的企业,还有旺旺集团。

再加上摩托罗拉、任天堂等外资企业,这就使得冰城本地的汽车多了不少。

不提其他,仅仅只是目前旺旺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最少每人一辆汽车。

郑宝印、王建超等人,每人都不止一辆汽车了。

除了旺旺集团本身给他们配备的进口汽车之外,他们还自己购买了好几辆汽车。

拿法拉利这些超跑来说,郑宝印他们很想买,但却是发现买回来,除了冰城的几条沥青路可以开一开,其他路根本开不了。

总不能这些汽车买回来就放在家里吧

所以他们还是很支持建设冰城到双河县的高速公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