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我洗洗就来(求月票)(7 / 9)
现问题。
那么要不要继续加大投资,全看他们自己的了。
袁友兰他们没有商量出结果,然后还是选择询问王多鱼。
结果就是第二天,王多鱼接到了好几个电话。
夏华荣打过来之后,将问题说了出来,王多鱼没有给建议,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反正他不会负责任,也不会再建议对方。
至于说竹下登为什么会乐意签订那份广场协议,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日本堡垒式的产业结构和这些大公司的形态。
大家都知道,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无比,但大部分产品都销往了美国,美国是日本的最大买主。
这种产业结构跟堡垒一样坚固,封闭了外来资本的进入,导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日本的经济实际上是被控制的。
因为日本只往外出,而没有进口,只有流而没有通,形成了日本的单边贸易。
不管日本的产品多么精细化,多么的物美价廉,但都始终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假如别人死活都不购买,怎么办
以前日本的商品为什么那么牛逼
还不就是物美价廉嘛,但如果日元升值,那么这些产品不就不那么便宜了嘛,使得日本的商品一下子对消费者失去了吸引力,在市场上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这个问题也是日本这种堡垒式的大企业留给日本的大隐患之一。
竹下登他们这些人当然想到了这些问题,所以才会如此卖力地迎合詹姆斯贝克他们,即便詹姆斯贝克他们提出了相对过分的要求,但竹下登他们也不会拒绝。
因为还有第二点的原因,同样非常致命。
日本存在这种堡垒式的大企业,比如东芝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索尼公司等,他们是一股确确实实存在的力量,且这一点跟欧洲比较类似。
但是由于美国和日本是极其精密的‘朋友关系’,因此才实现了堡垒式结构的一个复刻。
简单来说,那就是美国就是顾客,而顾客就是上帝,而日本则是为美国提供商品,美国则是为日本提供市场。
如果美国不再把订单抛向日本的时候,失去了收入的日本,自然就陷入困境之中,那为什么日本非要接受日元升值,却不愿意去发展中国家寻找市场呢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日本商品不断精细化,比如汽车、电视机、冰箱空调等,这些精细化的产品势必在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市场没有什么竞争力。
拿哈工大一系的雕牌公司、华信公司等企业的产品来举例,为什么小灵通手机、个人电脑等产品在欧美市场大杀四方,可是在国内却没什么销量呢
不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任何的市场嘛,因为这个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都在混温饱,怎么可能有钱购买小灵通手机、电脑等高端产品
但为什么是雕牌公司、华信公司这些企业能够杀出重围,但日本的丰田汽车、索宁收音机、东芝公司的洗衣机等在欧洲却不行么
首先简单说说王多鱼的聪明之处,看看哈工大一系生产的产品,比如电动自行车、小灵通手机、存储器、powerbook笔记本电脑、掌上游戏机等,这些产品都有一个特点:要么物美价廉要么市场上没有。
就说宠物蛋游戏机好了,这款产品全球就只有海豚游戏公司才有,所以它能够畅销全球,欧洲市场也拒绝不了。
电动自行车这款产品也同样如此,全球市场如何拒绝呢
王多鱼搞出来的产品,根本不是已经卷生卷死的汽车、空调、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等产品,不是王多鱼他搞不出来,而是太卷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