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走着瞧(8 / 9)
”
这个话题没什么好聊的,吕恭良也只是转换一下话题而已。
方礼和在这个时候却又询问起了王多鱼关于那个大型光学望远镜项目的事儿,就是一些细节,还有为什么一定要五米直径。
这个项目都已经启动了,方礼和也翻阅过相关资料,知道这个项目背后关系密切,跟物理、机械工程、天文等很多学科都有莫大关系。
可说实话,郑教授的用意或许不是那么好,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天文研究太过于前沿了,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领域跟老外较真嘛。
将这笔钱省下来,用于其他方面的研究,不是更好么
“领导.”王多鱼刚一开口,方礼和立马就瞪眼,他这才无奈地说道:
“好吧,老方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也不怕告诉你,这个项目确实涉及到了我正在研究的一个物理学理论问题”
“之前我已经跟杨振宁教授、李政道教授他们聊过关于宇宙物质组成部分的话题.”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王多鱼尽量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毕竟方礼和他们可不是研究型学者,对宇宙物质这些可不是很理解。
吕恭良或许能够理解一些,但也不多。
不过吕恭良他以前毕竟是北大力学教授,当然也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他一听王多鱼提及了爱因斯坦说过的宇宙学常数Λ是存在的,不由大吃一惊。
当然,他并没有跟王多鱼辩论的意思,因为这事儿没什么好辩论的。
况且他也不是这方面的研究学者,跟王多鱼辩论这个话题,纯粹就是自找苦吃。
“所以我自己之所以让哈工大领导投资大型光学望远镜天文台项目,目的之一就是因为这个”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我知道郑教授他说的可以去国外申请三米以上直径的天文台,先不说会不会被刁难,以及有没有收获等,就说我现在的身份,还适合出国么”
之前陆续发生研究员泄密事件,还有办公室着火这件事。
甚至,王多鱼认为,刘晓俪之前流产这件事,都跟这些有关系呢。
要不然,怎么就他那么倒霉呢
无风不会起波澜,这事儿如果能够深究下去,秘密或许有揭开的一天,但王多鱼却更加清楚,谨慎小心才是正经事儿。
“当然不适合!”方礼和等人神情微沉地点头,王多鱼便接着说道:
“我不可能出国,而我又需要这方面的设备来研发,何况这个设备建造出来之后,对国内其他研究学者来说,也是好事儿一桩啊”
“另外,如果不是没钱的话,我都想建造一台粒子对撞机了.”
听到王多鱼这么说,刘德本他们顿时目瞪口呆。
对于高能物理对撞机这玩意儿,刘德本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因为在京城就有这么一个项目,而且就在去年十月破土动工了。
京城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九八四年十月开始动工的,项目总投资是两亿四千万人民币,其中包含了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引进用汇。
整个项目是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筹备了,直到去年十月才动工。
可想而知,这个项目的成立和推动到底有多么困难了。
当然,从这里也可以知道,王多鱼说拿八十亿人民币就拿八十亿人民币直接投资在曙光超算上面。
虽说高能物理粒子对撞机是针对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层面,并不是应用层面的研发项目,当然没办法跟曙光超算相提并论。
要知道,曙光超算涉及到的集成电路晶体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