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开宗立派,火力全开(6 / 9)
这个领域,一直都是痛点难点,因为目前国内真的没有。
成飞制造厂和沈飞制造厂,听着很牛逼,但他们是军工企业啊,不是民航客机制造商呀。
虽说人家波音公司既是军工飞机制造商,也是民航客机的制造商,但成飞和沈飞又没办法生产制造民航客机,所以能怎么办呢
哈工大不得肩负起这个重责呀
以哈工大现如今的体量,当然能够支撑得起,但是国内其他任何一家机构或者单位,还真的不行。
来到先锋科技之后,王多鱼参观了一下,然后脸色就黑了下来。
上个月月初的时候,王多鱼就询问过刘德本,后者说已经立项了,人员招聘也已经差不多了,也就航空发动机项目还只是一个空架子罢了。
当时王多鱼还以为在十二月结束之前,能够将剩下的人员补充完整呢。
结果现在一看,嘿,还差了几十人。
就这,还怎么开展工作
非常生气的王多鱼,径直来到了书记办公室,结果刘德本并不在这里。
或者说老刘他并不在冰城,而是在南方那边,具体在干嘛,王多鱼也不知道。
既然老刘他不在哈工大,那么王多鱼就只能够去找吕恭良聊一聊这件事了。
来到校长办公室之后,王多鱼见到了吕恭良,后者正在忙着看文件,也不知道是什么文件,老吕是看的津津有味。
“多鱼你来了,快请坐喝什么茶”
“白开水就可以了,今天不想喝茶”
王多鱼应了一句,茶水这东西,他其实很少喝,大部分时间都是喝四十度左右的白开水。
等秘书出去之后,王多鱼跟吕恭良寒暄客套两句,接着便进入主题。
吕恭良闻言,摇头苦笑道:
“多鱼啊,哪有那么多人才啊国内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员本来就不多,更别说研究院了,我们现在能够齐集十五人的技术团队,已经非常不错了,你就不要强求太多了.”
“剩下的研究员,只能慢慢补充了.”
国内在航空发动机层面的技术员确实很少,大部分单位都是靠他们自己内部培养,所以这可不是说先锋科技想招聘就可以招聘的呢。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仅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等!
要不然就是要靠哈工大自己来培养相关人才了。
王多鱼闻言,皱眉表示,就不能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来吸引人才吗
“怎么吸引很多单位都不愿意放人,而国内在航空发动机层面的人才,也就那么十来家单位,怎么找”
“老吕啊,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你到底还想不想我们哈工大发展了呀我怎么感觉你有些消极呢”
听到王多鱼的话,吕恭良顿时忍不住老脸一红,支支吾吾了起来。
说实话,他还真的就是消极怠工了。
上次刘德本跟马思介两人也是在王多鱼的‘忽悠’下,这才勉强同意成立先锋科技。
但这家制造厂本来就是三无产品,没技术没人才没资源,市场前景看似很广阔,实际上是死路一条,而且竞争对手格外强大。
如果只看国内市场的话,那么国内肯定没有竞争,但身为国产航空制造厂,先锋科技未来的产品,肯定不能够只卖给国内的民航企业吧
假如只是这样的话,那肯定要亏死。
仅看目前国内的民航客机,仅仅只是一百架左右,大部分客机都是北极熊帝国的老式飞机,还有部分是英国维克斯子爵飞机等。
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国内的民航客机市场,几乎为零,先锋科技如何盈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