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101项目(求月票)(1 / 9)

加入书签

第209章 ,101项目(求月票)

一九八二年七月五日,北极熊帝国科学院数学所,两名克格勃特工的到来,顿时让泽尔曼诺夫变得紧张了起来。

但是很快,他松了一口气。

因为克格勃并不是来找他的。

其实这个时间点,莫斯科并不会非常关注这些,相反,他们更加关注莫斯科本身。

否则的话,马克西姆留在哈工大这件事,铁定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

目送两名克格勃特工离开之后,泽尔曼诺夫这才拿出《哈工大数学期刊》这份杂志,仔细地阅读了起来。

这是最新一期的期刊,上面总共有六篇论文。

尽管这份期刊目前只是发表到了第九期,但是每一期的论文质量都非常高,特别是那些特刊,简直就是王炸一样的存在。

当然,截至目前,也就王多鱼的论文能够以特刊的形式发表。

谁让他写出来的论文,质量太高,论文页数太多了呢

泽尔曼诺夫看到了他自己的论文,不过他只是瞥了一眼目录,然后就没继续关注自己的论文了。

相反,他在盯着其他人的论文,仔细阅读。

中国有句话叫知己知己百战不殆。

虽然他是比王多鱼大一岁,相比丘成桐他们这些人,年龄优势很大。

但菲尔兹奖并不仅仅只是讲年龄这个优势,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数学天赋、运气和实力等因素的迭加,那么跟这菲尔兹奖枚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将会失之交臂。

当然,也有那些视金钱名利如粪土的顶级数学家们,对这些菲尔兹奖什么的,完全没有想法。

可泽尔曼诺夫并不是这样的人啊,所以他才会如此关注《哈工大数学期刊》。

“这五篇论文质量都非常高啊,不比我的群论和非结合代数论文差.”

等他了几天时间,将这五篇论文都看完之后,顿时表情凝重地说道:

“看来我真的要提前准备,赶紧前往哈工大了,马克西姆他”

泽尔曼诺夫当然听说过马克西姆这个人,当初克格勃之所以选择后者,而没有选择他,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马克西姆更适合学习费马猜想,也是因为马克西姆更加年轻。

要知道,马克西姆前往哈工大的时候,还仅仅只是刚进入莫斯科大学读大一罢了。

然而现在这样一位大一新生,居然都能够在《哈工大数学期刊》发表论文了,且对方的论文质量,竟然隐隐略高他一筹。

同样是数学天才,泽尔曼诺夫当然不甘心认输。

可对方进步如此巨大,他虽然算不上原地踏步,但进步速度却比不上对方。

等时间拉长之后,那么他想要获得菲尔兹奖,难度将会更大。

想通这一点之后,泽尔曼诺夫当即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他第一时间找他父母谈话,说服他父母之后,他这才找数学所的领导聊天。

等他敲定这一切之后,他便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莫斯科了。

远在哈工大数学系教学楼工作的王多鱼,并不知道这一切。

高考即将到来,老王家亲戚当中就有王舒婷这位年轻人要参加高考。

从七九年之后,高考时间便已经更改为每年的七月七、八、九日这三天时间进行,而七九年秋天读高一的王舒婷,也终于在今年七月份参加高考了。

王多鱼知道这个消息,他只是打电话给他六哥六嫂,叮嘱他们一定要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

他六哥六嫂也没有让他为难,只是没心没肺地表示他们帮不上孩子,只能靠她自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