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演讲 红包 难题(8 / 9)

加入书签

没办法在承担着众多科研项目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教学任务,且能够辅助推动这些新材料的研发。

因此,大量的人才引进是必然的事情。

同时也需要在今年和明年之后的未来时间里,持续性扩大招生规模,由哈工大自己培养顶尖人才。

林德洪来跟王多鱼聊的两件事,很快就解决了,所以他坐下来没一会儿,就起身离开了。

王多鱼见状,也没有挽留对方。

只不过他这大半个上午都过去了,眼下就只能够翻翻书了,算了,还是去看看杨念真他们吧。

今年四月份,《哈工大数学期刊》第七期和第八期都已经发表了,而第九期也在紧锣密鼓地审核当中。

从前年年底,访学交流团来到哈工大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了,这个时候的哈工大,也终于迎来了论文大爆发。

荣光夏他们六人也在憋着大招,只不过,第九期他们是赶不上了,但第十期或者第十一期肯定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下午,安德鲁怀尔斯亲自把他已经审核好的十三篇论文拿到王多鱼办公室。

“王教授,这是这一期我们审核过后的论文,总共十三篇,质量都很高.”

听到对方的话,王多鱼笑着点头。

这真是一件好事儿。

安德鲁怀尔斯担任期刊主编的岗位,一下子就减轻了吴从炘的工作量,也让这份期刊变得更加正式规范。

所有一切工作都是按照流程来走,这就非常完美。

王多鱼没有耽误时间,他今天下午就翻看这六篇论文,还别说,当他看到马克西姆、让布尔盖恩等人的论文时,还是挺吃惊的。

马克西姆投递了一篇论文,质量非常高,可以说是这十三篇论文当中最高的了。

让布尔盖恩这个人也同样提交了一篇论文,其质量看起来也是非常赞。

最让王多鱼吃惊的是泽尔曼诺夫,此人目前在北极熊帝国的数学研究所担任教授一职,按理说不应该给《哈工大数学期刊》投稿才对。

毕竟北极熊帝国那边也有自己的期刊,没必要投到哈工大这边。

况且现在的国际背景,说实话,很复杂。

连马克西姆来到哈工大这边都是带着特殊任务的。

但现在看来,只怕泽尔曼诺夫之所以这么干,是有难言之隐。

不管怎样,对方敢投稿,王多鱼当然会接受。

“或许可以尝试着劝说对方来哈工大任职”

想到这里,王多鱼二话不说,直接就提笔写信了。

泽尔曼诺夫是一九五五年出生的,仅仅只是比王多鱼大一岁罢了。

对方能够在这样的年龄段,便已经是北极熊帝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教授,足以说明其天赋很不错。

但想要拿到菲尔兹奖,却依然非常困难。

以对方的年龄,那么他其实可以在八六年、九零年和九四年这三个时间点内,有可能拿到菲尔兹奖,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八二年就算了,泽尔曼诺夫根本竞争不过王多鱼、阿兰孔涅、丘成桐等人,八六年也未必能够成功。

目前全球数学界的共识,那就是八六年的菲尔兹奖,很有可能会被王多鱼及其门下弟子给包圆。

虽然听着很离谱,但鬼知道呢

反正约翰米尔诺、丘成桐、威廉瑟斯顿他们这些人的举动就已经非常耐人寻味了。

九零年的话,那就太远了,鬼知道会不会节外生枝

如果蹉跎到了九四年,那么泽尔曼诺夫就要背水一战了,到时候他也已经三十大几了,未必还有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