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布局,唠家常(求订阅)(3 / 9)
本影响不了,他而且大局也崩坏不了。
毕竟美国那边能够拿出来的武器,其实无非就是文化渗透、科技封锁、经济制裁这三板斧罢了。
所谓的军事打击,呵呵,对付小国还行,或者是一些‘误伤’什么的。
但如果是类似北极熊帝国这样的庞大存在,他们就不敢乱来了,否则的话,也没有了所谓的冷战半个世纪了。
哈工大校园内,书记办公室,王多鱼找到了刘德本,正巧这个时候吕恭良也在,所以后者也不用出去了,一起坐下来聊一聊咯。
刘德本倒是挺严肃认真的,因为他知道王多鱼不是无的放矢。
反倒是吕恭良这位校长,还不太熟悉王多鱼的做事方式,只不过他见王多鱼满脸严肃,他便也认真一些,好奇地听着。
“书记,校长,是这样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研究过过去这些年的日本和美国的经济情况”
王多鱼一开口,就将他知道的一些新闻事件,全都给说了出来,同时他还不忘将那些收集起来的报纸一一列出来。
这些资料都是公开的,因为就在报纸上面,只不过太过零碎,不像王多鱼这样,直接将它们给收集起来了。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复兴,并实现了奇迹般的腾飞。
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采取的发展战略就是贸易立国,其实也叫‘两头在外’。
即日本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再向海外大量出口。
于是‘质优价廉’的日本制造产品,以‘疾风暴雨’的速度涌向他国市场,源源不断赚回了贸易顺差。
从一九六五年开始,日美贸易收支终于发生了逆转,第一次出现了日本顺差、美国逆差的贸易结构,并且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六十年代之后,日本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升级,重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日本钢铁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从一九六零年的7168万美元,增长至一九七九年的27.39亿美金,二十年间增长了38.2倍。
“在一九七七年的时候,美国钢铁也针对日本钢铁业提出了一系列反倾销申诉,于是美国政府对钢铁进口设置了最低价格,对17种钢铁产品实施了所谓的‘触发价格机制’.”
听到王多鱼的话,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依然无法理解,但认真听讲。
因为这样的分析,绝对是没有过的事情,这样的经济分析角度,让他们两人大开眼界。
即便王多鱼现在还没说结论,更没有说他到底想要干嘛,可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的大脑已经在快速思考,消化着王多鱼说的这些事情。
“同样还是一九七七年,日美签订了《维持市场秩序协定》,其中规定,日本‘资源限制出口’彩电.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日本对美国电视机出口额,从一九六零年的172万美元增至一九七九年的2.3亿美元.”
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等王多鱼刚说完彩电的事情,刘德本突然打断道:
“多鱼,你是不是想说我们雕牌公司出口的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等产品,都有可能受到美国的限制”
“但我们又不是日本,他们美国胆敢这么干么”
有道理!
王多鱼很想表扬一下刘德本这个天真的想法,呵呵,人家美国不敢这么干
简直就是废话,要不是现在还有北极熊帝国在前面顶着,并且我们国家现在确实穷得叮当响,否则的话,人家现在就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还不敢呢
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