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两天完成50000张纸卡的编程?成名(2 / 4)

加入书签

月下旬,他才开始准备继续写论文了。

脑子这东西,不能够让它放松太长时间,否则的话,很容易生锈,变得迟钝。

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闻言,顿时摇头,然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只不过两人是一步三回头,直到走出办公室也想不明白,王多鱼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两天过后,王多鱼已经完成了编程,并且将主存储器交给了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交代道:

“你们回京城之后,就把这个主存储器交给夏教授,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还会继续编程,增加多个‘数’.”

采用并行技术就意味着,在同一个节拍之内还要完成取指令、地址加工、循环计算数和其他必要的操作,因此需要提供并行的数据通道。

换句话说,如果‘数’不够的话,阵列处理机就没有了意义。

另外,如果要更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那么还可以多个加法器和多个乘法器。

甚至还可以有独立的除法器和开方器,它们都可以并行工作。

王多鱼有野心,夏培肃教授作为国内计算机之母,野心同样不小,否则的话,也不会那么卖力跟上面申请这个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了。

因为夏培肃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按照年龄来计算,说实话,她已经可以退休了。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不管是华罗庚还是夏培肃,亦或者是钱学森他们这些人,他们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真正做到的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辈子都奋斗在科研第一线。

也因此,王多鱼加入这个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时,便已经有了很多想法。

高速才是真正的王道,也是阵列处理机存在的意义。

只有将速度提升上来之后,下一步才会去考虑‘超小型’等问题。

国外其实也还没有完全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时期,只能说是起步阶段罢了,中国在这个时候是完全可以追赶美国的。

比如说,今年三月份,全国科学大会那个月,上面就已经将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国防科技大学来主导,全国二十多个科研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大力协同。

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项目是我们国内目前最大的计算机科研项目,可惜王多鱼那会儿根本没可能加入这个项目。

不过这会儿他也不想加入其中,因为太复杂了,并且项目研究人员太多了。

只要涉及到太多需要协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项目,王多鱼都是很排斥的。

他连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都不太想协调他们,更别说其他人了。

等王多鱼说完之后,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早已经呆若木鸡,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好了,你们先回京城吧,有什么事情到时候给我打电话就好了。”

哈工大计算数学系办公楼下,抱着主存储器的单云博和楚玉恒两人对视一眼,被大风一吹,脑子是清醒了,可他们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尽管他们无法相信,但他们刚才在办公室的时候,可是看到了纸卡穿孔机上那长长的纸带呢,这绝对骗不了人。

所以,王多鱼真的已经完成了如此巨量的编程工作。

太不可思议了!

啪!

单云博突然给了楚玉恒一巴掌,后者顿时痛苦叫了一下:

“云博,你干嘛突然打我啊”

“你知道痛啊那这件事就是真的咯我草,王组长真是牛逼啊,前后说是四天,可实际上也就是不到七十二个小时,除去睡觉吃饭等时间,还有就是我们请教问题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