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吕一鸣被动进入全球办公模式(3 / 4)

加入书签

,这愤青是不会死心的。于是,她跟吕一鸣商量,在马尼拉大学孔子学院招募几个同行者,吕一鸣欣然同意。转而吕一鸣又对枫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她和孩子待在学校里别出去乱转。

“那你可得快些回来,还有就是别惹是非。你对这里不了解,包括那些孔院的人,他们也很少去那些地方的,记住:安全第一,我和儿子等着你呢。” 邱枫说着鼻子犯酸,眼圈儿都红了。

吕一鸣把他的枫一把搂进怀里,“有你保佑着我,我会很快回来的。放心,我只是去考察一下,《北大边缘人》还等着我的‘炸弹’呢。”

本来这出发去贫民窟的前夜,吕一鸣想和邱枫继续在校园里“谈恋爱”(吕一鸣从在远洋邮轮上就跟枫开玩笑,说他开始抱着儿子和老婆谈恋爱了。),可不想让谢建华的一通电话给搅和了。从晚上十点两人的电话直打到早上五点,吕一鸣就带着一身的疲倦跟着几个孔院的人上路了。

邱枫看着丈夫一脸的倦容,心疼却又无奈,她也知道谢建华现在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邱枫不知道的是,谢建华跟吕一鸣聊的是他的感情,他和群芳之间的感情。如果不是这样,吕一鸣会像之前一样,在网上和谢建华视频。因为牵涉到群芳,吕一鸣谎称谢建华跟他聊点儿私事,就站到院子里去了。

一宿,他成了蚊子的美餐,心也被噬咬着。群芳一直被他看成乖巧、自重的女孩儿,可偏偏让她沦陷的男人是自己的铁哥们儿。要不是自己一大早就和孔院的伙伴一起离开马尼拉大学,赶着去斯莫基山贫民窟,邱枫一定会揪着自己问:一宿都跟谢建华聊什么了。

一路乘车去往马尼拉最大的贫民窟,坐在破旧感觉要散架的车上,吕一鸣嘴角泛起讽刺的笑,在香港时自己还想起桂香的嘱托,帮谢建华找个对象。

马尼拉最大的贫民窟------斯莫基山贫民窟,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它地处城市边缘,依偎在莫基山下,与繁华市区形成鲜明对比。

从远处眺望,这里仿佛是一片杂乱无章的积木堆。简陋的房屋层层叠叠,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所谓的房子,大多是用铁皮、木板拼凑搭建而成,颜色各异,却都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迹。屋顶高低不平,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斑驳的光影。狭窄的街道如同迷宫,曲折蜿蜒,其间垃圾堆积如山,污水横流,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外界对斯莫基山贫民窟的评价复杂且多是负面。它被视为贫困、混乱与疾病的温床。由于居住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传染病时常肆虐,居民健康难以保障。这里犯罪率居高不下,盗窃、抢劫等案件频发,让周边居民谈之色变。然而,在这片被阴霾笼罩的土地上,吕一鸣最先看到的是菲律宾少女妩媚的笑。

这里垃圾堆积如山,由于缺乏有效的清理机制,各种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狭窄的街道上,滋生大量蚊虫。空气中弥漫着腐臭和燃烧垃圾的刺鼻味道。周边河流被严重污染,河水乌黑发臭,成为细菌的温床。

被那些孔院的人提醒,吕一鸣没有带相机,到了这里他理解了:住在这里的人不愿意让外人看到他们生活的地方。自己来对了,不亲历,怎么能体会得到这里的贫穷?他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那些肮脏的环境。

他把头探进漆黑一团的铁皮房间,看到的是那些儿童的笑脸,那样肆无忌惮地向他伸出手。他把随身带着的饼干、矿泉水递给孩子们,他们疯了一样拼命争抢,看得吕一鸣感觉自己不是在行善,是在引起争斗。他问那些孩子为什么屋里不用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叫唤了半天,孔院的人给他翻译。

“他们说:灯泡很贵的,容易坏。再说,这里不通电的。”孔院的人对吕一鸣解释着。

吕一鸣说:“点个蜡,总可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