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吕一鸣被动进入全球办公模式(1 / 4)

加入书签

一个生长在北方的男人,对于长江以南的南方从陌生到被吸引,吕一鸣当初在广州白云宾馆做公关部经理就爱上了南粤的生活,但跟随命运的脚步腾挪拿跳,他只在这里停留了很短的时间。倒是铁哥们儿李军在这里扎下了根。

当初他吕一鸣参加高考时,高考刚刚恢复不久,考进大学的凤毛麟角。他念书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劲头,去学校就是找乐去了,什么给同学取个外号,给老师搞个恶作剧,一天他都不闲着。他倒是挺快乐,可他老妈没少往学校跑,都是被老师请去的,可也没什么效果。

同学们都忙着高考,学校也不再搞什么课外活动,吕一鸣寂寞了一段时间。李军那时也和吕一鸣一样,静静等待着毕业,只是他们等待的结果不同。吕一鸣等来的是去北京饭店做公关部经理,而李军在毕业前就开始买炊具,做着各种准备,包括给宋美然做一日三餐,等着她说一句“好吃。”一毕业,两人的小餐馆就开业了。从北京胡同里那么个鸡毛小店,到现在人家李军在深港也算有一号了。

想想自己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命里注定与北大结缘,如果让他说这大半生有什么令他骄傲的,那就是编辑了一本杂志《北大边缘人》。赶上改革开放的年代,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不断地做出选择,投身于市场推广领域,在激烈的商业浪潮中摸爬滚打。在邱枫的帮助下,他完成了不少引人关注的创意,尤其是香港回归倒计时的创意让他兴奋了很久,也苦恼了很久。不是枫一直在鼓励他,估计他坚持不到最后。为了这个项目,他不知疲倦地奔波,面对过争议、藐视,但他没有放弃。

为了兑现那些创意,他游走大江南北。北方的豪迈大气与南方的婉约细腻,在他脑海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在北方,广袤的大地、热情爽朗的人们和那充满力量感的方言,让他感受到一种雄浑的生命力;而在南方,温婉的水乡、精致的美食和吴侬软语,又带给他细腻的情感体验。

南北文化的差异,并未让吕一鸣感到太多困惑,反而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越发觉得人生苦短,不同地域的特色生活都延续了成百上千年,怎么可能蜻蜓点水就体味其深刻内涵呢?随着开放的深入,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多元的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现在吕一鸣给自己公司定的新目标。他持续关注社会热点,在自由职业的道路上,带着南北文化赋予的养分,不断书写时代华章。

最近媒介上常出现”地缘优势“这个词,在深圳,吕一鸣和邱枫一起去了中英街。俩人聊起历史觉得有很多值得记忆的瞬间。比如这一条中英街,街的一边是深圳,另一边就是香港,进入另一边时还要出示港澳通行证。卖的商品却差不多,应该说那些特产是广东的,而不应该说成是香港的或者深圳的。

在广东,四季的饮食都与东南亚相近,比如榴莲,在北京根本见不到,这里却随处可见。开始的时候,邱枫一见就捂住口鼻,示意吕一鸣拿远一点。可现在,我们的邱大教授已经是挑选榴莲的高手了,总指导吕一鸣该怎样挑选榴莲。

当然,两人经常在深圳寻找把榴莲加工成甜品的店。邱枫说:能把食物改造得那么精细是一种品位。吕一鸣逛店却只是看名字,有一家榴莲甜品店取名”流连很忙“,他于是经常光顾那家店。

乘坐远洋邮轮从香港出发到菲律宾,一路上,邱枫和吕一鸣除了在邮轮上吃饭,听音乐,就是站在甲板上观景、聊天。

”枫,我这算不算再婚啊?“吕一鸣望着被夕阳涂抹的斑斓而又迷离的海水说道。

听了丈夫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邱枫气得发笑,心想:不知又在做什么妖了。

”啊,跟谁再婚啊?告诉我听听,看上哪个富婆了?“邱枫也打趣着吕一鸣。

”行,我的邱大教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