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平江知府(2 / 2)
支吧。可不似赵与告这般,和宋理宗一样都出生在江南之地呢。”
话题逐渐打开了,赵旋也就顺便向赵与告打听了一下平江府的情况。
赵与告道:“平江西抱太湖,烟波浩渺;东临沧海,通衢万里;北枕长江,南控浙水;运河如带,穿城而过,这整个平江府啊,就是水做得骨架,粮堆的家底......”
通过赵与告的讲述,赵旋这才知道,当时的平江城在江南地区是仅次于临安的存在。不但农业十分发达,当时就有了“苏沪熟,天下足”的说法。而且平江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是发达昌盛的,甚至朝廷督办的织锦院,就设在了平江城。
赵与告本就是平江知府,口才又极佳,他不仅详细地对赵旋介绍了平江的经济繁荣,还生动地描绘了平江的园林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特别提到了范仲淹建立平江府学的事情以及他对平江城的卓越贡献。
南宋时期的平江府,正是如今的苏州市,而赵旋在穿越之前也曾去过这座城市。原本他对苏州的印象就非常美好,如今听了赵与告的介绍,他对宋朝时期的苏州更是充满了向往之情,涌起一股想要亲自一看的冲动。
赵旋暗自思忖道:“如果我真的要去平江,一定要事先打听清楚赵孟頫的行踪,找个他不在苏州的时候再去。”毕竟,赵旋可是不想再被赵孟頫再缠住了。
赵与告介绍完平江之后,按理说轮到赵旋介绍临安了。然而,由于他在临安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所以能够讲述的内容并不多。不过,好在两人都是朝廷的官员,谈到了临安,自然而然的地也就谈到了政事。
言谈之间,赵旋感觉赵与告好像比自己更了解发生在朝堂之上的事情,这让他不禁感到有些汗颜。好在赵与告也知道赵旋本是武将出身,实职也只是个统制,并不参与朝会,所以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赵与告似乎对贾似道的评价颇高,他对赵旋说道:“贾丞相自从坐镇中枢以来,可谓是雷厉风行,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都令人拍手称快啊!”
赵旋听后点头道:“贾丞相先是铲除了宦官集团,紧接着又成功地压制了外戚势力,这一系列动作的确做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不过,他的行动似乎也太快了点,我听闻最严重的时候,朝堂之上能够上朝的官员竟然都减少了一半之多呢。”
赵与告闻言笑道:“我大宋向来是不缺少官员的,不过缺乏肯实干的官员罢了。我倒觉得贾丞相的做法并无不妥之处。正所谓‘打蛇不死反遭其害’,既然已经决定要动手了 ,那就务必要斩草除根,省得给他们的余党留下反补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