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引出背后的人(2 / 3)
些曾经参与霸凌的学子们都已不见踪影,唯独夏侯杰一人前往了京城。
这似乎预示着,凶手正在迫使夏侯杰返回阳安城。
夏家是阳安城的富贵之家,想要进入夏家并非易事,除非是家中的仆人或是熟悉夏家的人,才能得以进入并观察夏家的地形。
吕铮指派了人手去调查夏家是否存在有逃跑迹象的仆人或者有异样的仆人。
熟悉夏家的人中,夏侯杰的身影如一颗繁复的蜘蛛网般连接着众多的人物。
亲戚、朋友、同窗,甚至还有与夏家敌对的人,他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图。
那么,谁才是与这起案件紧密相关的人呢?
同窗!
是的,就是那些曾与夏侯杰共度青春岁月的同窗。
他们或许是传递消息的关键人物,将那些失踪的学子的信息悄然透露给凶手。
同窗人数众多,谁才是最具嫌疑的那一个呢?
吕铮陷入了沉思,他回忆起在学院盘问时那些学子们的反应……
刘浩!
对,就是他!
吕铮曾问道:“你约了同窗去山神庙祭拜,后来为什么没去?”
刘浩回答说:“我有事去不了。”
这个回答显得有些可疑,他知道学子们去了山神庙。
而且,当时他的同窗们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呢?
他们说刘浩和那些失踪的人常常一起玩,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排挤了出去。
更重要的线索是,刘浩来自刘家村,这意味着他和刘刚的父母以及刘洋都可能认识,甚至他们有可能是一起犯案的。
吕铮的心跳加速了,他觉得刘浩的嫌疑越来越大。
他决定要深入调查刘浩的背景和行踪,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线索,揭开这个谜团。
他立刻派人去将刘浩、刘刚父母、刘洋和赵家的人全部逮捕归案,进行审问。
吕铮还得到了宋知婳一个重要的提示,想要找到证据,可以到最关键的人周围找找。
听到这个提示,吕铮立刻想到最关键的人是夏侯杰,但问题是他不在阳安城。
后来,吕铮带人到夏家搜查,希望能找到证据,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证据。
宋知婳得知此事后,翻了个白眼,心想这个人真难带,但她也不会再给他任何提示,只能让他自己去想办法了。
在这个过程中,吕铮不断派人盯着夏侯杰的下落,希望他能安全的回到阳安城。
在夏侯杰身上没有找到证据后,吕铮开始反复思考宋知婳的意思。
他认为既然夏侯杰不是最关键的人物,那么刘刚才是最关键的人。
但是,刘刚已经死了。
他无法隐藏证据。
刘刚的家也已经被搜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证据。
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助。
“关键人周围找找。”
吕铮嘀咕着说话的话语。
突然,他一震,刘刚,周围,找找。
不就是刘刚的坟墓周围找找嘛!
吕铮当即带领着众兄弟们踏上前往刘刚的坟墓。
按理,只要父母双亲都健在的情况下,孩子过世是不能被安葬的。
然而,刘刚的父母年老才有了这个孩子,因此对于刘刚的早逝,他们更多的是心痛,而无视他人异样统观念的束缚。
他们希望刘刚能离他们近一些,因此他们选择将他葬在一个小山坡上,离他们的住所不远。
当吕铮和兄弟们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