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合格经理的变现(3 / 4)

加入书签

来的那些韩国艺人,即便团队解散了,个人发展都还不错,现在知名度依然很高,比如说金喜善等人,根本不是这两年那些一次性男团女团能比的。

    所以现在韩国的娱乐圈越来越向着上一世艺人流水线靠拢。

    看似风光的那团女团背后,巨额吸金的99.99%的收益都是经济公司的,艺人只能拿新手合约的保底。

    而当新手合约结束,明星艺人感觉有底气想要提高自己的收益分成的时候。不好意思你自己去玩吧,能继续火下去算你命好。

    公司这边已经开始捧新人上位,继续按照新人合同继续拿99.99%的收益,没你位置了。

    当然刘宗胜显然不是想要也按照这个模式来,把明星艺人当摇钱树,然后拔苗助长割一茬韭菜就扔,再培养下一波。

    这和海纳娱乐不靠在明星艺人身上吸血,而是努力打造属于娱乐圈的大平台目标相违背。

    刘宗胜想做的,仅仅只是找团队给目前明明人红歌火的国内那些草根和网络歌手,规划一下事业路线,搞搞人设把收益提一提,双方互惠互利,给公司创收而已。

    现成的资源,现场的团队,不拿过来综合一下给公司增加利润,这不是明摆着他这个总经理不合格嘛。

    “稍微包装一下,把商演,歌曲变现什么的弄通畅就行。不是非要达到那些炒作起来男团女团的吸金高度。

    就是把这些现成可以利用起来的东西利用一下,毕竟这些东西放着也是浪费。不会像韩国BS那样拔苗助长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几年BS那边这一手玩的真的很溜。要不是海纳有着自己明确发展方向,而且一直都发展的不错收益可观,我都想和BS一样挥舞小镰刀刷刷的割韭菜。”刘宗胜半开玩笑的说道。

    不过玩笑归玩笑,韩流这一套真的很赚钱,也真的很让一些娱乐公司眼热。

    相对于华夏艺人这边过长的成长周期,以及缓缓递增的收益路线。

    韩流的培养、成团、推出、炒作、收割一条龙实在是玩的太溜了。

    先挑一批不错的苗子有良心的培养个一两年,着急的各种压榨训练一年出道。然后各种宣传炒作跟上,瞬间就能达到一线明星收割能力。

    而按部就班的成长,除非运气逆天演什么火什么,唱什么流行什么。否则想要达到一线,想要达到天团吸金能力,没个三年五载想都不要想,十年八年苦熬出来在娱乐圈也很常见。

    但韩流呢?

    最多两年就可以推向市场大把捞钱,因为根基太虚无法长久,没关系。这个团队不行凉了,下一个团队很快补上了,充分发扬了男人女人喜新厌旧的劣根性。

    小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