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唐氏交好(2 / 2)

加入书签

口这么一说,她立刻就磕头求饶。

“夫人饶了奴婢吧,奴婢知错了,奴婢不敢隐瞒。”枳儿咬着唇,埋着头不敢乱动。

“那我问你,悠悠肚子里的孩子是怎么回事?是哪个男人的孽种?”

枳儿这才元宵佳节那日的事娓娓道来,说是半夜回家,马车坏了,独自走回来,遇上了酒鬼。

枳儿还没说完后续莫修出现的事,就被黎老夫人打断了,她撇了撇嘴,也懒得多说。

黎老夫人一听原来黎樾也有参与,拍拍桌,指着黎樾鼻子就问:“你怎么也在?那日你怎么不把黎悠带回来?如今害得她这副模样,枉为黎悠的堂姐。”

黎老夫人几乎没来由得救将罪责推到了黎樾身上,话里话外眉目间都是对她的不满。

黎樾冷冷一笑,略略提高了音调:“祖母说得什么话,当时是堂妹不肯跟我走,她自己矫情不愿与我同乘一辆马车,我为什么要上赶着倒贴呢?又不是犯贱!”

黎樾说完也没了多呆的心情,看了**半死不活的黎悠,她才又道:“夜已经深了,黎樾明日还要早起为太后做早膳呢,先告退了。”

晚絮见此,将手中大红猩猩氅衣捧了过来,为黎樾披上。

唐氏见黎樾要走,也忙起了身,朝黎老夫人道:“老夫人,我瞧着黎悠也没什么大碍了,思永斋老爷还等我回去回个话呢。”

苏氏福了福身,言语散漫,对博黎老夫人欢心也没了兴致,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黎樾对此仍旧是不置可否,带着晚絮晃晃悠悠出了琼苑水榭。

水榭外架了一架“月秋千”,两根粗壮立柱做搭架,又加两对交叉的托梁柱,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结实地绑扎粗壮横梁。

在立柱上贴对联,如“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横梁贴批,如“上梁大吉”

“月秋千”是一般人家所架的秋千。旧时习俗:清明逢在农历二月间,从正月十六日吊秋千;若清明在三月,?就从二月二日吊秋千,总要跨一个月头,所以叫“月秋千”。

今年的清明节在二月间,故黎府在元宵佳节后就架起了秋千。

黎樾目光直直望了过去,心中微动,信步走了过去,毫不在意就坐了上去,十指扣上秋千绳,绳上结彩绳,动静之间飞扬如彩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