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宁楼管事(1 / 2)

加入书签

黎樾连忙接道:“父亲,血浓于水。”黎樾抬眼去瞧黎敬,他这番话语重心长,但她听来却没多大波澜。

她被苏氏欺压惯了,父亲但凡有心,她也不至于不敢往黎敬跟前凑。后来,更是为了嫁给齐靖安要死要活,与黎家再没多大往来。

深深望了眼出神的黎樾,黎敬心里不禁有些苦涩。他不知道自己的嫡长子的喜好,甚至逼着他走仕途,害得他如今音讯全无。

人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他这仅剩的心思都花在了黎雪黎烨黎露身上,同是子女,也实在是太偏颇了。

“樾儿,为父这些年冷落你们兄妹了,为父错了!”黎敬摇了摇头,对自己失望透顶,当下吩咐手下的人将苏氏带下去,这才一个人回了书房。

黎樾看着黎敬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单影只,心里未免有些感慨。只是楚琪可不知这一对父女的心结,也不容黎樾伤感,拽着人就往碧桐花楼而去。

黎敬亲自彻查苏氏挪用楚氏银钱一事顿时在帝都传得沸沸扬扬,以前德名兼备的黎家转眼成了个笑话,苏氏更是成了人人口中的恶毒后母。

这事笼统半个多月,便查得清清楚楚。苏氏挪用的银子果然被苏大人拿去贿赂官员,黎敬当下一查,便查封了许多人家,其中苏家首当其冲。

那些日子黎敬带着人抄家抄得手软,因为战事而亏空的国库瞬间充盈,皇帝对此很是满意。

众人见黎敬事事秉公办理,又都过了明面,果然洗清了他的嫌疑。帝都内言谈风头瞬间转变,所有人都开始称赞黎敬的大公无私与行事作风,一时间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风头无两。

淳徳三十四年二月十三日,朝堂之上黎敬将此案有关所有总结悉数呈给了皇帝。

皇帝心头大怒,当即判了苏家犯事严重的斩立决。其余有所牵连的官员,牵连大的斩首示众,小的靠着关系,费了金银,这才脱身。

皇帝对黎敬的办事速度表示心喜,又瞧着白花花的银子滚进了国库,更是心喜。这些年来,齐胤煊带着军队在外攻城略地,也耗费钱财。如今国库充盈,皇帝也就能加大对他的资助力度,让他无后顾之忧。

末了,又见黎樾已在刑部呆了许多年,是该挪挪位子了,当即擢升黎敬为尚书令,官位由正三品升至从二品。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擢升令,又将黎家推上了风口浪尖。

韶光易逝,转眼之间,黎樾也在碧桐花楼住了半个多月,住得甚是安逸。当然,瞧着苏氏现在墙倒众人推,她就更是怡然自得了。

她之前住的絮落阁不过三四间屋子,又有十来个丫鬟再加灯盏一家人,根本不够住。

当下搬回碧桐花楼,用了两楼当做库房,竟还嫌宽敞。

这碧桐花楼不过三层楼高,前有一个湖泊,湖上有种植荷花,引活水进入,自成一个水系。

岸边是成片成片的桐花林,现下已经长了花苞,远远瞧见,靡靡如雪。池中有个湖心亭,倒是个垂钓的好去处。

围着碧桐花楼,周围又修建有矮墙高围,小厨房与丫鬟的住所都在一旁。

黎樾将楚氏的嫁妆封存进了三楼,太后皇帝并齐胤煊赐的东西都存在四楼,库存的钥匙又复制了份,找了个私密地儿藏了起来。

安排妥当之后,知道黎敬将苏氏挪用的银子都寻了回来,这才整以闲暇,去看黎敬为她寻回的银钱。

在大齐,粮价最低贱时,一两银子可买两石大米,灾荒之年,六两银子可买一石大米,平均下来几乎是四两银子一大米。

因此大齐的银钱购买力并不高。

楚氏留给黎樾的铺子共有四十多间,除去芷泉街的三间铺子,其余多数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