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传承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出来了……(求订阅)(6 / 9)

加入书签

;“前几天下水,虽然现在完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不复存在,不过前几天下水的时候,水下还是保留了一些遗址。通过这一些遗址,我也算是明白了都江堰的工作原理。”

    此时。

    陈凡的直播间。

    不只是一众粉丝在关注。

    蜀地水利部门,其他地区一众负责人。

    还有一众水利专家,教授,他们也纷纷关注了。

    他们早就想与陈凡聊一聊都江堰的问题。

    不过因为陈凡在医院,他们也不好打扰。

    此时陈凡提及,众人都是眼睛一眨也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词。

    “岷江是流过成市平原最大的一条河流,这一条河流在成市平原又分为了四条支流。不过,岷江与其他江有一些不一样。岷江上游水势非常大,枯水区又非常长。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成市平原要么就是洪涝,要么就是干旱。这让我们显得很尴尬,守着这样的一条大江大河,我们竟然不能发挥他的水利,反倒时不时对我们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一边说。

    陈凡一边拿出了岷江的地图。

    “2000多年前秦国太守李冰,他就有感于岷江对于百姓造成的危害。于是,在他充分调研岷江之后,他便在岷江与成市平原交接口处,将岷江一分为二,大的这一块叫做外河,小的这一块叫做内河。这样,当岷江洪水爆发时,那么整个洪水就不会只流向成市平原。”

    说到这里。

    直播间内有人提出了问题:“凡哥,单独的这样一分为二并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是的。”

    陈凡点头:“这也是上次我没有说清楚的。单独的一分为二仍然抵档不住洪水的入侵,但是,如果我们将内河挖深一些,将外河抬高一些呢?”

    “内河挖深一些,外河抬高一些?”

    不少人在脑海里思索起来。

    与之同时,陈凡也拿出了画板,在画板上画起了都江堰的结构图。

    “大家看,内河比较小,比较深。那么,在枯水期的时候,因为他较深的原因,所以岷江就会有大概6成到7成的水流分到内河。”

    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前沿的一个设计。

    这个设计叫做鱼嘴。

    为什么叫鱼嘴呢?

    形象上来说。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