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何处是生路(2 / 4)
明廷同意,一并征讨安南。”
“所以与其他诸国,我朝也必须要小心提防才是。”
“那你便收下安南厚礼,斩杀占城使臣?”三披王眉头一挑,立时没好气道。
然而面对三披王的责问,笛福宾却显得愈发冷静,缓缓说道:“殿下,末将的确是收了安南的厚礼,可末将一直以来都是为了我暹罗一朝。”
“殿下应当清楚,当今诸国除大明独强以外,接下来便要属安南、爪哇两朝。”
“倘若此次爪哇攻打安南不能功成,待大战过后殿下以为安南是会再次兴兵,攻打大明。还是说卑躬屈膝,向大明示好献媚?”
“这还用说?”三披王有些不耐烦的看了笛福宾一眼,没好气道:“届时安南经历大战,自然是要向大明示好,防止再起刀兵。”
“殿下英明。”
似正中下怀一般,笛福宾赶忙出声附和。
“末将以为,大明的打算便是如此。”
“待到安南、爪哇大战一过,届时大明以武威慑,逼的安南年年纳税,甚至割地赔款都不一定。”
“而大明甚至都不需出动一兵一卒,便也能得到无数金银、土地!”
“可是殿下!”
笛福宾猛地严肃起来,语气也格外郑重问道:“若真是如此,安南又该从何处弥补损失?”
“被大明威逼割让的土地,赔偿的金银,他又该从何处补充?”
“这.....”三披王微微一顿,转而试探性问道:“你是说到时候安南会向我暹罗用兵,好弥补与爪哇大战过后的损失,还有赔偿大明金银?”
“殿下以为不能?”
“嗯。”
见笛福宾表情严肃,此刻直勾勾盯着自己。
三披王一时也不禁犹豫了起来。
依照常理来说,大战刚过,最应该做的的确是休养生息。
然而事实上,大战刚过,国家仍旧处于动荡之中。
武人居功,百姓离心,国朝动荡。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最应该要做的,便是找个新的由头去转移武将还有百姓的注意力。
而最好的法子便是发动第二次战争,同时安抚朝中百姓,约束军中武将。
若真如笛福宾所言等到安南与爪哇大战过后,安南还要拿出大量银钱、土地奉承大明。
届时安南国中武将势必满心不愿,百姓也必怨声载道。
到那时,冲他暹罗发兵不仅能使安南国情稳定,安南还能通过攻打他们暹罗,劫走大量钱财、金银还有土地。
所以笛福宾所言,他们暹罗即将面对危局倒也是不危言耸听。
“即便安南与爪哇大战刚过,元气大伤。”
“可殿下以为,我暹罗可是安南的对手?”
尽管三披王不愿承认,可迟疑片刻过后还是无奈点了点头。
正所谓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即便安南元气大伤,恐怕他们暹罗也不可能会是安南的对手。
也正是看到三披王点头,笛福宾上前一步,紧跟着道:“正因如此,末将这才收下安南统帅的厚礼,答应他们斩杀罗非国统帅。”
“殿下,苏门答腊、占城等国距离安南甚远,他们可以与安南彻底反目。”
“可是我暹罗与安南比邻而居,倘若我朝过早与安南反目,最后首当其冲的还会咱们暹罗一朝。”
“殿下以为我朝惨遭兵祸之时,其他诸国可会伸出援手,派兵来援?”
被笛福宾这么一说,三披王心中最后一丝怀疑也彻底消散。
的确如他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