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圣学儒圣(2 / 4)

加入书签

> “然我等鄙乡之民得闻圣学,自是如枯草逢甘霖。”

“《洪武纪册》圣学之书,远胜儒学经义,在下初闻心神震荡,不能自已!”

闻言至此,朱标这才明白了过来。

原是那《洪武纪册》将老朱推向了文坛顶峰。

朱标原本的设想是借洪武纪册提及农业之事,将粮产增加的功劳归咎于老朱。

进而将老朱打造成农圣,好让大明士子少些效仿孔孟,少些迂腐。

也是推老朱成圣,让大明士子效仿老朱,多些实干。

可因秋收之时,老朱正带兵征讨倭国,农圣一事自然搁置。

然而朱标没想到的是。

老朱虽是没有成就农圣之名,可却出人意料成就了文坛圣学之名。

仅在治学上能与孔孟相提并论,这点还当真让朱标很是惊喜。

“眼前这些学子多是他国士子,赶来国子监温书,也是想着天朝上皇曾在国子监讲学。”

“我等在此温书,也是想要沐浴上皇圣学之光。”

“若是有幸能再见上皇讲学,我等士子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说这话时,贺图似是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浅笑一声。

而同他简单寒暄两句后,朱标便也拱手告辞,重新返回到了老朱身旁。

“爹,如今在这些他国士子心中,您的地位已然比肩儒圣。”

“什么儒圣,咱可一点都不儒!”

“真要说的话,这些小崽子们能多些实干,少些虚浮空谈,那便算他娘的大好事!”

朱标闻言心中一阵浅笑。

被诸国士子奉为文坛领袖,比肩孔孟的老朱言词却如此直接,甚至粗俗。

不知道这些士子听到后,是否会有所失望。

转念一想,朱标却也默默摇了摇头。

《洪武纪册》通篇讲的都是知行合一,实干之学。

听到老朱言词直接,没准这些学子心中愈发敬重也不一定。

“早知您在学子心中地位如此崇高,那此次科举的主考您才是最为合适,却也不需请表哥出面了。”

“嘿嘿!”

“那是你小子眼窝子浅,不知道咱比保儿强的太多!”

见老朱说着还骄傲起来,朱标笑着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街道不过百余米,而聚集的学子却不下五百。

人挤人的场面,朱标也只在朝廷发售低价粮的时候见过。

只不过让眼前这些学子趋之若鹜的不是低价粮米,而是被他们奉为圣学的上皇学说。

文教鼎盛,当真不是说说而已。

学子能将学问视作金银黄白之物,趋之若鹜。

如此盛景朱标虽未曾想到,心中却也振奋。

“接下来要去何处?”

“京华巷。”

朱标冲老朱笑道:“正如那贺图所言,国子监前多为士子。”

“儿子也想看看我朝学子学风如何。”

待朱标说完,几人上了马车,朝京华巷赶去。

可让人意外的是,此时京华巷中并不似朱标设想中的那样,学风鼎盛。

此时的京华巷,少有士子读书声。

多的却是客栈人满为患,年轻学子相互对饮的快活模样。

“这....”

当看到朱标眸光微滞,眼中带有些许怒意。

老朱冲一处随意招了招手。

紧接着蒋瓛、常茂二人快步赶了过来。

“跟陛下说说,京华巷为何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