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且且且(1 / 3)

加入书签

白水王二的行为,极其恶劣,他这么做,并不是自甘堕落的流氓行径,而是对宋应星人格的极大侮辱。

用现在话说,就是,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qian一声g二声)涉溱(q二声)。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91ei三声)。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大部分出版物中,翻译如下: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

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哥哥!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洧河。

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的少年哥?你真是个傻哥哥!”

这种翻译对不对呢?也对。

但是准确不准确呢?不准确。

为什么呢?

“狂童之狂也且”

,是不是听上去有些怪怪的?怎么能够翻译成“我的傻哥哥”

呢?

这里“狂童之狂也且”

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的:“傻小子之所以狂妄,就是有个大xx!”

xx,都懂的。

“且”

字,是象形文字,代表的是,古代男性的那话儿。

这不是我故意曲解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关于文字学方面的书籍。

“且”

和“祖”

在早期文字中是同一个字,甲骨文中的“且甲、且乙、且丙”

,分别读作“祖甲、祖乙、祖丙”

古人父系社会的崇拜,且,象征着权力。

所以,供奉祖宗的牌位,形状像不像?包括北京故宫前华表的圆柱,形状像不像?像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这是严谨的学术问题。

古代的书,不像现代,是有标点符号的。

古代的书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古人读书时,要边读边点句读,也就是自己给古书断句。

很多大学,目前还有句读学,就是教现代人如何给古书断句的一门学问。

好,“狂童之狂也且”

,正确的句读应该是,“狂童之狂也,且!”

是不是通顺多了?“也且”

明显不是用于句末的叹词,你见过除了这句“狂童之狂也且”

外,还有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作为叹词用的吗?

之所以觉得这里怪怪的,是好多翻译家,为了表示《诗经》干净,故意而为之的,没有在这两个字之间断句。

“褰裳”

的意思是撩开裳。

古代男子盖住下半身的部分,叫“裳”

,且最早的古人没有裤子,只打绑腿。

于是撩开裳,就会露出那话儿。

所以此诗是当时古代女子挑逗男子的诗歌,只是当代研究《诗经》的人,出于某种原因,给回避了。

《诗经·郑风·褰裳》,其实就是小太妹之类的女孩子,针对男孩子打情骂俏的话,类似现在打擦边球的那种撩拨。

正确的翻译,我就不在这里说了,大家自行脑补。

宋应星虽受了侮辱,但又能怎么办?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况且,白水王二根本就不是讲理的人。

“啪!”

一个东西正打在白水王二的下体上,疼得白水王二顾不得其他,立刻双腿夹紧,用右手捂住,边捂边叫骂道:“这是哪个王八蛋,居然敢打你二爷我,是不是活腻了?”

银杏见状,连忙整理好自己,搀扶住白水王二。

“这破窗户纸捏成的纸球就是不行,太软了,这要是把飞刀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