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 / 3)

加入书签

来着。”

“哼,好心当成驴肝肺!”

张老樵回到了椅子上,没好气地说道:“腐儒你说吧,到底什么条件?”

宋应星把之前家木斋的事,从头到尾地讲了一遍。

“宋先生,您是说,那个人叫王乾?而且为了一本做伪的假书要杀你灭口?”

宛儿问道,“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是一本很重要的书了。”

“我猜也是如此。

此人当初夹着个包袱,在琉璃厂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了。”

宋应星回忆道。

“樵老,您在江湖上行走多年,江湖的传承往事也都知晓,可识得这个叫王乾的人?”

宛儿扭头问道。

“王乾?别说识得了,就是听都没听过。”

张老樵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想必是一个江湖小人物,要是大人物的话,不可能我不知道。

此人的招式如何?”

“这个……”

宋应星哪懂什么招式。

“樵老,宋先生哪会什么武功!”

宛儿提醒道。

“不会武功?不会武功房梁他怎么上去的?”

张老樵指的是家木斋起火当夜。

“我是爬上去的。”

宋应星怯怯地答道。

“樵老,您说此人会不会是您在吾老洞时,在江湖上新兴起的人物?”

“不可能,也绝无可能!”

张老樵答道,“都说学无止境,然而你们不知,这武学是有尽头的。

在这当世,能达到武学顶峰的就那么几个人,我都知晓。”

“敦煌人间佛算不算一个?”

宛儿问道。

“算。”

“那樵老您呢?算不算?”

宛儿又问道。

“你说呢?”

张老樵反问道,“难道在无相寺没见过我老头子的手段吗?”

“二位,二位,咱先别聊江湖上的事好不好?”

宋应星把话头打断了,“目前研究的是我的事。”

“你的事不就是江湖上的事吗?”

张老樵反噎了宋应星一句,“我跟你说,现在能帮你解决问题的只有我,你要是把我老头子惹急了,我可不帮你!

至于研究院不研究院的,那是丫头的事,跟我可关系不大。”

“樵老,研究院能成也是造福当世的好事。”

宛儿和颜悦色道,然后看向宋应星:“宋先生,您看这样好不好?研究院该成立还得成立,樵老也算是江湖上的大人物了,都不知道这个王乾,想来王乾也不是什么高手。

不如这样,仇我们肯定给您报,研究院该成立还成立,两不耽误,怎么样?咱同时进行。”

“行行行吧,就这么定了!”

张老樵一听宛儿夸他是江湖上的大人物,心里美不胜收,“腐儒,你看呢,咱什么时候开工?我老头子还等着赚一笔养老钱呢!”

“要想开工没问题,但咱们得去趟西山。”

宋应星答道。

西山,北京城西北的一座山,太行山北端余脉,号称太行山之,又名小清凉山。

它的起伏似腾蛟起蟒,拱卫着京畿。

北京城,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去西山干吗?”

张老樵不解,“这大冷天的,难道你要去那野炊吗?”

“因为要开研究院,就要搞明,想明就得有器。

难道樵老不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吗?”

一说到搞研究,宋应星可来了底气。

“什么器非要大冬天的往山里跑?北京城这么大,难道还买不着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