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悲剧(2 / 2)

加入书签

绢丝起了褶皱。

李贤当然是她与李治的亲生儿子,血脉相连,

可这孩子心性素来不稳,极易受人蛊惑。

三岁看老,这话在李贤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早在他十一二岁时,听信贺兰敏乐的挑唆,

毫无防备将一杯掺了毒的茶汤,恭恭敬敬奉到自己眼前时,

她便知这孩子心中缺了几分定数,缺了辨明是非的决断力。

如今他虽长到二十一岁,眉眼间多了几分成年人的沉稳,

可骨子里那点没主见的性子,又岂会轻易改变?

若真将朝政交到他手中,无异于给别有用心之人递了柄利刃,

那些蛰伏在暗处,妄图借皇子之力谋夺权力的臣子,

定会蜂拥而至,将他当作棋子摆布。

而那刀头所指,既是大唐的根基国本,更是他自己的性命安危。

思及此,她转过身,眼底已没了方才的脆弱,只剩一片清明与冷静,沉声回道:

“皇上,人身处高位,手握重权,便易滋生妄念,”

“如饮鸩止渴,一旦沾染,便再难回头。”

“即便贤儿自身从未有过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心性纯良,”

她顿了顿,语气愈凝重,

“可一旦他站上权力之巅,身边自会聚拢起无数觊觎权位的臣子。”

“那些人会将‘储君’的野心、‘取而代之’的诱惑,”

“一点点灌输进他耳中,织就一张困缚他的天罗地网,让他身不由己。”

“届时,他即便幡然醒悟,想抽身而退,也会被推着往前走——往前踏出一步,”

“便是与弘儿这位兄长,刀戈相向,手足相残。”

李治却未如武媚娘般思虑深远,

他只瞧见她日渐憔悴的面容,心疼她操劳过度,

想让已然成年的儿子帮着分担一二,

他扶着额头,轻轻叹气,语气里满是无奈的温和:

“媚娘,你是不是将事情想得太过严重了?”

“弘儿性情仁厚,待人谦和,”

“贤儿也并非狼子野心之辈,平日里对兄长敬重有加。”

“他们兄弟二人一同长大,情谊深厚,怎会真落到刀戈相向的地步?”

他语气笃定,眼底满是对兄弟情深的笃信,

毕竟他自幼便与兄弟和睦相处,

即便当年有李泰对储位虎视眈眈,

他也从未与兄弟生出嫌隙,

这亦是当年李世民选择立他为太子传他皇位的重要缘由。

是以,他根本无法想象兄弟反目、兵戎相见的场面。

可武媚娘却与他截然不同。

当年她在李世民身边服侍时,

曾无数次亲耳听闻太宗皇帝深夜在书房叹息,

忧心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反目成仇,会杀死对方,

她更亲眼目睹二人因争夺储君之位,将数十年的兄弟情分撕得粉碎,

李承乾与李泰的悲剧,绝不能在她的儿子们身上重演!

——————分界线

女皇真是深谋远虑啊!

求催更好评电哦,谢谢宝子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