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章 着手解剖(2 / 4)

加入书签

点点头:“那天下午,老张找到我,说他把老板杀了,让我帮忙把尸体肢解,运出去处理掉。我一开始不同意,但他威胁我说,如果不帮他,就把我以前偷工减料的事抖出来。我……我害怕了。”

    “那尸体现在在哪?”杨森追问。

    “大部分都烧了,”老李低声说,“老张让我把剩下的尸块藏在厂里的原料仓库里,等晚上再运出去。但我没敢动,怕被人发现。”

    杨林立刻带队前往原料仓库,果然在一堆废弃海绵垫下发现了尚未处理的尸块。经过法医初步鉴定,这些尸块属于同一人,且DNA与工厂老板林建国的家属提供的DNA样本匹配。至此,案件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陆川得知消息后,立刻下令对老张展开全面追捕。然而,当警方赶到老张家时,却发现他已经连夜逃离。王帅通过调取手机信号和交通监控,发现老张在案发后曾前往城南的一处废弃仓库,之后便失去了踪迹。

    “他可能还在城南,”王帅分析道,“那边有很多废弃厂房,适合藏身。”陆川立刻组织警力,对城南区域展开地毯式搜查。

    与此同时,杨林和杨森也重新梳理了整个案件的证据链。他们发现,老张作案的动机明确,且具备厂区内部知识,完全符合所有物证指向的嫌疑人特征。而老李则是在胁迫下参与了抛尸和藏尸过程,属于从犯。

    “老张很可能是单独作案,”杨森说,“他熟悉厂区布局,知道哪里有工具、哪里是监控盲区,还能准确避开巡逻人员。而且,他之前请假,就是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

    杨林点头:“如果能找到老张的藏身之处,案件就能彻底告破。”他们随即加入搜查队伍,亲自前往城南区域。

    经过两天的搜查,警方终于在一处废弃的木材加工厂内发现了老张的踪迹。现场布控后,特警队员破门而入,将老张当场抓获。面对警方的质问,老张神情冷漠,一言不发。

    回到审讯室,老张依旧沉默。直到杨林拿出老李的供词和现场物证,他才缓缓开口:“我杀了他,我不后悔。他害死了我儿子,我只想让他付出代价。”

    审讯结束后,陆川看着案件卷宗,长叹一口气:“一起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杀人案,却演变成一起分尸案。如果不是老张的偏执和老李的软弱,这起案件本可以避免。”

    杨林和杨森也感到沉重。他们知道,这起案件虽然告破,但背后的人性悲剧却值得深思。他们收拾好卷宗,准备迎接下一个案件的到来。刑侦工作永远没有终点,他们也只能在一次次破案中,寻找正义的痕迹。

    王帅盯着监控画面,反复放大银灰色面包车的细节。车门上的划痕、轮胎花纹、车身上的木屑痕迹……每一处细节都指向这辆车曾深入厂区核心区域。他立即调出交通监控系统,试图追踪这辆车的行驶轨迹。

    “这辆车在7月11日下午4点15分进入厂区后门,停留了大约20分钟,之后驶离。”王帅指着屏幕对身旁的队员说,“但接下来的监控画面中,它却在主干道上消失了。你们看,这里有个信号盲区,刚好在城南工业区与老城区交界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