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o章(1 / 3)

加入书签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

元振在西郊大营晃了一天,今天也早早就准备回府了。

卫厌箴看着急匆匆回府的元振,今日似乎有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想了想便招呼叶元胡往东市跑了一趟。

今天对于镇北将军府是个特殊的日子。

元清正的生辰在四月,过了年便是九岁了。

燕国的旧俗,孩童幼时用贱名压命,到了一定年岁就得起字,算是半个小大人了。

毕竟在燕国当面称呼他人的大名,是无礼的,自此到了年岁就该有可说得出去的字了。

约定俗成是女娃九岁,男娃十二岁,因而赶在述职这一年,就在京中取字了。

“今儿个堂妹有什么喜欢的字否?说出来给咱们听听!”

元应嗣边说边给严氏夹着菜,不时端起茶水奉过去,眉目间都是讨好乖顺的神色。

燕国孩童的年岁都是不按生辰过没过来算的,是按年三十过没过。

因而今年的大年三十,便要给孩子起字,大年初一便开始沿用了,于以后方便家人亲朋称呼。

元应嗣的字是她生父起的,叫雅婷。

元川乌年纪还小,暂时用不到字,还是用的贱名朱菽。

而元清正的贱名是芋魁,也只有家里长辈亲人叫的。

“不若叫圆圆!

魁魁长得这般好看,跟天上圆圆的月亮似的!

叫圆圆好听!”

元振是个大老粗,字儿都没认全,惯是不会起名字的,这事他只能干着急。

“你少喝二两酒!

青天白日就想着月亮了!

难不成让人家家里说起来就是元家圆圆?元圆圆?你那脑子里净想些没用的!”

华夏给女儿起字的事倒是重视,不过挑挑拣拣许久了,也不曾定下来。

严氏笑眯眯地把元清正抱在怀里,从袖里取出一块碧绿的印章。

“尔等莫争了,老身早就给魁魁起好了。”

严氏将印章放到元清正手中,上好的印泥在她柔软的手心里印出一个清晰的“尧”

字。

“尧?祖奶奶,为什么取这个?”

元清正摊着手心,看着鲜红如血的印泥痕迹,眉眼笑得开怀。

“尧天禹日,女中尧舜,咱们家魁魁,定是女中豪杰!

巾帼不让须眉!

以后小字便叫尧尧!”

严氏又拿了一封装满金锞子、吉符和彩玉的红包,往元清正怀里塞。

这叫封字包,用来买字平安,给孩童讨吉利的。

“谢谢祖奶奶!

尧尧可好听了!”

元清正笑眯眯收了红包,风卷残云地把面前矮桌上爱吃的果子都吃光了。

“以后大家都该改口叫妹妹小字了。”

元应嗣捂着嘴笑道。

元振和华夏都十分满意,也觉得朗朗上口,当即便应下了。

元川乌趴在元振腿上,嘴里塞着个板栗,声音含糊不清。

“以后就叫尧尧阿姐啦?”

“对,小滑头。

慢点吃。”

严氏应道,命松芽把矮桌上元清正不爱吃所以没动的板栗糕都给元川乌端去。

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卫厌箴还是停下了脚步,不想去打扰这样的天伦之乐。

元清正视力好,一眼现帘子外那抹暗红色的身影。

她从严氏怀中蹦起,跟父母长辈说了句吃好了,就欢欢喜喜地跑了出去。

“狍子你来了怎么不让人通传啊!”

卫厌箴是镇北将军府的准姑爷,也时常跑府里找二小姐玩,所以将军府的人都是不拦卫厌箴的。

卫厌箴又心急,在军营里听得元振说晚上要给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