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新训大队(2 / 3)

加入书签

  杨林决定,新训大队官由张祝担任。别看这位浑身匪气,倔脾气上来天王老子都不认,但是执行杨林的命令却不打折扣。个人武力和威信在军中也高,遇事能压住阵脚。让他来当这个大队官是最佳的选择。

    副大队官由莫日根和苏赫巴鲁担任。杨林让他俩担任副大队官的目的,主要是表明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算是一种安抚手段。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他们与张祝、王长水等人的关系,提升他们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新训大队下设三个哨。采用营中丙、丁、戊三哨的番号。哨官分别由赵海臣、孙奎亮和刘信担任。而队官和什长各有人员担任。

    蒋川和薛凯等人也要进入新训大队集训。他们虽是杨林的老部下,可毕竟没有长期跟随在身边。需要进行新的训练提高战斗力。

    算上他们,此次新入伍共三百三十余人。为了避免拉帮结派和互相歧视,新兵不分民族和籍贯,全都打乱进行混编。

    三哨各充实新兵一百一十人。每十人为一什,不设伍长,到时从新兵中选拔。另加队官三人和什长十一人,及传令、伙夫等其他人员,每哨合计一百三十人。

    因三哨原先就是个架子,冷不丁有这么多人补充进来什长的人数不够。杨林决定从甲、乙两哨抽调精干人员加入新训大队,名单由张魁武和马勇拟定。

    最后杨林告诉众人,两天后要对新兵们进行入伍体检,让他们回去后做好准备。务必不能让营中因补充新兵而发生疫病。

    杨林来叆阳后就组织过士卒体检,目的就是看谁有没有传染病。避免鼠疫、霍乱、疟疾、天花等疫病流行。这也是他依据另一个世界的经验而来的。但这次体检,他准备要更严格和全面一些。

    当晚,杨林分别给镇江守备张应昌和辽东兵备御使监军张铨写了信。

    不算那些客套话,杨林在信中主要讲了五点,一是详细禀报自己在叆阳的驻防情况;二是把蒋川和莫日根等人来投的事情详细禀报了一遍;三是现在全营齐装满员,粮饷吃紧,需要尽快输送粮饷;四是推断进入九、十月份后,建虏可能要对叶赫用兵,希望朝廷早做准备;五是允许自己拥有相机进入敌境侦查的权力。

    在叆阳驻防的这段期间,杨林一边派人加强边境巡逻,一边抓紧时间练兵。他知道现在的平静是暂时的,今后与后金的战争将是持久和残酷的。

    次日一早,王长水与徐晋带着杨林的亲笔信前往镇江。之所以要让王长水去镇江,一是他军职高,能代表杨林;二是他善于察言观色懂礼数,方便与张应昌交涉。再加上徐晋将门子弟的身份,估计张应昌多少能给些面子。

    当天,杨林组织各哨开始登记新兵的姓名和籍贯,以便日后进行安排。

    “大人,这是我们甲哨抽到新训大队担任什长的人员名单。”张魁武将名单递给杨林。

    杨林忙了大半天正在喝水,他接过名单看了一眼道:“魁武,你太不大方了。这上面怎么没有唐二虎和董三彪?把这两货加上!”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