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嘴硬心软(2 / 2)

加入书签

>“我想把这种‘妆花’技法用到秋冬款的设计里。

你看,这种配色层次丰富,光泽变幻莫测,特别适合高级成衣线。”

“苏市云锦?”

吴海荣靠近了些,俯身低头细看。

他的肩膀几乎贴上她的手臂,松木香水的味道混着夜晚微凉的风。

他眯起眼睛仔细辨认图纸上的纹样。

“这是典型的‘逐花异色’工艺吧?每一寸图案都是手工挑花,耗时极长。”

“对。”

苏晓玥点头,随即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纸张已经有些皱,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铅笔勾勒的草图和手写注解。

那是她根据古籍记载,结合现代技术推演出来的半自动纺织机设计雏形。

“但我们现在不能完全依赖手工。

所以我想改一改,保留‘通经断纬’的核心结构,用电子提花机来控制花型变化,这样效率至少能提升三倍。”

吴海荣接过本子,认真端详了一会儿,忽然拿起放在一旁的钢笔,在一张草图边缘快圈画起来。

“这个梭道……如果在这加一条导轨,会不会更稳定?”

“你看,纬线每次穿梭都需要精准定位,一旦受力不均,就容易断线或者错位。

增加导向装置后,机器运行会更加平稳。”

苏晓玥凑近去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你说得没错!

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这样一来,织造度和成品良率都能提高。”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带着几分期待。

“我下周要去苏市,见一位顾绣的老师傅。

听说他年轻时曾在江南织造局学艺,手里还留着不少传下来的老手艺资料,甚至有完整的‘挖花盘织’技法笔记。”

“我跟你一起去。”

吴海荣脱口而出,话一出口才意识到说得太快,连忙补了一句。

“正好我也要调研些老房子,姑苏巷弄里的明清民居很有研究价值,我可以顺路给研究所攒点第一手资料。”

一阵夜风突然掠过露台,吹得桌上的图纸哗啦作响。

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伸手去压住纸张,指尖却不小心在一张描绘云锦纹样的图纸上轻轻碰了一下。

他们迅收回手,彼此避开视线,耳根却不约而同地泛起了红晕。

开往苏市的长途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不停,车身随着起伏的地势左右摇晃。

苏晓玥紧紧抱着装满布料样品的包包,生怕里面那些珍贵的试织样片被压皱。

她望着窗外飞后退的竹林,青翠的竹竿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在晨雾中轻轻摇曳。

吴海荣坐在她旁边的位置上,膝盖上面摊开着一张建筑手稿。

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持续不断,广播里播放着轻柔的民乐。

她悄悄调整姿势,让肩膀离他不远不近。

窗外的梧桐树飞快地向后退去,斑驳的光影在车厢内跳跃,映在她的侧脸上。

老师傅的作坊藏在苏市老城一条幽深的小巷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