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威胁(2 / 2)
子,之前就在这连队……他……没回来。”
苏晓玥怔住了,看着老科长微微红的眼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人深吸一口气,默默拿出印章,翻出档案,开始认真整理材料。
那一晚,灯光一直亮到凌晨。
第二天一早,一份盖着红章的扶持军人创业和免税证明,已经由专人送到了苏晓玥的桌上。
纸张还带着油墨的余香,印章鲜红得刺眼。
她捏着文件的手微微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最终没有落下。
粮仓的改造立马开工。
清晨的阳光洒在空旷的场地上,吴顺强带着几个兄弟来了。
他们穿着旧军装,扛着电线杆,拉电线,搭电路,动作利落干脆。
齐娟娟领着十多个女工,拿着扫帚、抹布和石灰桶,刷墙、扫地、清理杂物,忙得脚不沾地。
刘小英则坐在刚搬来的木桌前,对着从海港寄来的样衣,一针一线地比划、拆解,嘴里还念叨着纽扣位置和里衬走线。
苏晓玥脚下是未干的水泥地,头顶是裸露的横梁和正在焊接的铁架。
粮仓屋顶的响动惊飞了屋外榕树上的麻雀。
成群的鸟儿扑棱棱地冲上天空,散作一片黑点。
她抬头望着刚挂上去的“飞裳服装厂”
木牌子。
二十个姑娘排成两队,站在她面前,脸上带着羞涩又期待的笑容。
她们一个接一个,在劳动合同上按下红手印,指印鲜红,像一朵朵初绽的梅花。
“一个月六十块,管早中晚三顿饭,每个月能歇两天……”
齐娟娟站在门口,手里拿着花名册,正大声说着招工条件。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喇叭声打断了。
三辆车歪歪斜斜地停在了土路边上,车把上缠着显眼的红布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骑车的是村里的“大嗓门”
江婶。
她个子不高,嗓门却大得能传遍整个村子。
她刚把车停稳,脚还没完全从踏板上收回来,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哎哟喂,苏家闺女这是要当老板娘啦?一口气招这么多工人!
这阵仗,比公社供销社还热闹呢!”
人群里顿时嗡嗡议论起来。
正在按手印的几个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了犹豫。
其中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忽然把手缩了回去,指尖微微颤,结结巴巴地说:“苏、苏老板,我娘说了,私人开厂靠不住……万一哪天不开了,咱们饭碗不就砸了?”
苏晓玥刚想开口解释,解释她的加工厂是正规备案的,会签合同、给工钱,还能教技术,话还没出口。
远处突然传来“当当当”
的铜锣声,一声比一声急,穿透了嘈杂的人声。
紧接着,老支书带着民兵大步走了过来。
老支书站定在人群中央,一抬手,声音洪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