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好心情(3 / 5)

加入书签

nbsp;  就更让人们散尽了心头的烦躁,反而感到心旷神怡的舒适。

    至于装饰摆设就更为惊人了。

    整墙整墙的古画,富丽堂皇的藻井,两个人高的大赏瓶,各形各色的大尺寸宫灯。

    虽然从精雕细琢,构思精巧的角度而言,这里恐怕不如北门外坛宫招待散客的二层小楼布置精巧。

    但这里胜在大气堂皇,肃穆端庄。

    举个例子,坛宫一期摆设料器,最大不过一人高。

    而北神厨的料器葡萄在一间屋里足足挂了一架啊。

    尤其是摆在正厅明堂里的《百花戳灯》,视觉上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力。

    高达两米的灯头是一只用红木雕成的大花篮,整个花篮雕刻着盛开的玉兰、菊花、梅花、海棠等各种花卉。

    灯上镶以彩绘的玻璃画屏,花篮上还安装着六只高高翘起的小玉兰灯。

    灯柱部分浮雕传统图案,下端镂雕四只戏绣球的狮子,而狮子的利爪组成了戳灯的底座。

    所有灯光亮起之后,璀璨夺目,精巧绝伦。

    不愧为宫灯名匠“球灯韩”的徒弟所造,京城美术红灯厂最后一件镇厂之宝。

    如今满京城去找找,恐怕除了北神厨的宴会厅,再没有另一家,有这样气派、具有艺术美感的传统大型花灯了。

    即便是想再花大价钱去买,都无人做得出了,因为老艺人们都离开厂子了嘛。

    也就是宁卫民彻底救活了一个厂子,宫灯厂才肯以两万元的价格割爱给他啊。

    完全可以说,这是当世的绝品了。

    当然,考虑到花灯体积需要的空间,以及格调搭配问题。

    恐怕这玩意也只有摆在这里,才是那么回事。

    什么叫天作之合?

    这就是!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百花戳灯》的前面,宁卫民居然一身西装,亲自站在这里迎客。

    他所接待每一个人都充满热情和礼貌。

    虽然不能说是一视同仁,却也绝不怠慢。

    不得不说,其实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份高低有个自觉的判断。

    宁卫民如果对地位比较低的人太客气,反而透着假,会让人诚惶诚恐。

    反过来如果地位较高的人没受到更高的待遇,发现宁卫民对其与普通人没有区别,也不会高兴的。

    真想让人人满意,就必须见人下菜碟,恰如其分的拿捏住其中的尺度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