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那就(1 / 12)
一切喧嚣热闹,都已经如潮水般退去。
夜幕垂降,月色初明。
僻静的小院里,屋内寂静昏暗,仅一扇菱花窗浸到些许月光,在薄薄的窗纸映出半面稀疏的庭院树影。
枝节扭曲的影子经风晃动,?人阴森,窗边的人如梦方醒,微促着呼吸扑到桌前,手指颤抖地点起两支长烛。
豆大的烛火逐渐明亮,照清屋室一隅。
有卷明黄颜色的锦轴随意摊在桌上,被跳跃的烛光偶然照亮,短短数行金粉朱字,末端有句“册越氏为肃王正妃”,醒目得刺眼。
越清音握着火折子的手又是一抖,逃避似的,将那道圣旨推落桌底,掩埋在黑暗里。
烛光勾勒出的少女身影纤弱,肩膀微微垂下,无助得像丢失了魂魄。
宣旨的过程,越清音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
她只记得迷茫的情绪像海潮翻涌而起,快要将她淹没,然后前方漂来一截能救人的横木。
那位年迈的礼官将圣旨郑重交到她的手上,目光终于放柔几分,难掩慈爱地对她说:
“越姑娘,这道圣旨,是慕将军亲自求来的……”
……噢。原来是一截朽烂的坏木。
越清音觉得自己应该是听错了。
前几日士兵们的闲谈犹在耳畔,他们都说那肃王始乱终弃、荒淫无度,是块显然易见的烂肉渣滓。
相玄生在京城,来了融州后也偶有回京,不可能没听说过那王爷的臭名与恶行。
他怎会亲手将她推入那样的火坑里?
他肯定不会的……
越清音摸来竹盖,将火折子用力合上,指腹抵压时还有隐隐的刺痛感。
……这些时日,她赶着为他改制新衣尺码,夜里也常挑灯,一不小心就在手上扎错好几针,今日还有些疼。
她抚过指腹,想起平常二哥总是笑她娇气。
二哥常说,她哪怕只是手上扎了个小针眼,也一定要拿给相玄看,还要把手指头递到相玄跟前,举个小半天,好像吃了多大的苦头,总要让他心软地安慰许久。
……往常只是闲时撒娇。
越清音捻着指腹的针口,委屈地想,这回她真的吃了苦头,很需要他的安慰。
草场广袤,夏季的夜晚也清爽凉快,可越清音仍然觉得屋子里头风气沉闷,闷得胸口发堵。
她站了会儿,索性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