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宋玥心里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她毕竟是生在和平年代、长在繁华盛世的一个人,从未经历过大的波澜和变故——若说有,穿越算是她唯一一次大的变故吧。

有了周老太太的镇定,宋玥也很快把心底的忧虑抛开去,开口道:“我明天继续去酒楼那边盯着。”

今年春早,过了元宵,天气就一天天暖和起来,宋玥买下的酒楼,年前就拆完了,过完元宵,土壤一松动,就雇用了十多个青壮汉子,拿了镐头抛地,打地基。

她要建的是四层半的楼房,顶楼做一个VIP大包间,留出一片楼顶来做露台,到时候,修一个小巧精致的楼顶小园林,植几株花树,养一丛细竹,再摆一块太湖石,修个小巧的小池塘,养几尾鲤鱼……

花影树丛之中,放一张桌子几张椅子,雨天、大太阳就撑一把阳伞,可以喝茶、饮着小酒眺望南水门码头的繁华,更甚至,可以越过城墙看运河上的帆影重重。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地基打好了,已经开始建酒楼的主体,用的是砖石木混构,因为材料备的足,请的都是活儿出色的匠人,人手也足,楼起的很快,宋玥看进度估摸了一下,只需要四五天就能起一层。

四层半的楼房,两个月足够。

然后,内装外装,牛把式给估摸了一个时间,也得两个月……

算一下,她的酒楼想要装修完毕,然后再准备一番,正式开张,差不多要到七月了。

宋玥就想着,七月初七七夕节,是一年里年轻女孩子难得能正大光明出门逛街的一个节日。

她的酒楼又临着码头和运河,到时候可以在运河上办个活动,以打开酒楼的知名度,吸引到第一批客人。

这几个月,她除了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还要寻摸酒楼里需要配置的的铛头、小工、掌柜和伙计等等人手,还要设计搭配比较有特色的餐具、桌椅、内饰画幅卷轴这些。

等铛头到位,还要商量制定基本的菜品,既要有受众比较多的大众菜色,还要有自己特色……

酒楼的事儿要忙,各个庄子铺开推广的马铃薯红薯和玉米,也要持续不管地跟进关注。

全都有和跟着种了两年辣椒的农户们,土壤已经不适合继续种辣椒了,宋玥就建议他们歇一年,种植土豆和地瓜。

这些新品种,别的不说,卖种子也能有个不错的收益。

皇子暴病夭折,圣上重病,紧接着安王世子被诏进京城……一连串的消息传过来,将军府上下也难免有些惶惶然。

但看到老太太每天早晚都牵着二哥儿的小手,去园子里散步,喂鱼喂兔子。看到夫人每天正常出入,盯着建酒楼、庄子铺子各种庶务后,人心渐渐稳下来,该干啥干啥,重新恢复了井井有条。

三月初三,平京城内外,百花绽放,春色正好。出城游玩的人却只有些普通老百姓,往年里宝马香车的大户人家,却几乎没人行动。

学堂里放了假,宋玥也没拘着孩子们,她自己也拿出一天时间,陪着老太太和几个孩子,在后园子里划船钓鱼钓虾,钓上来的鱼虾直接拿给小厨房做了添菜。

养护了三年,后园子的花木也很繁盛了,早春的连翘、杏花桃花都已经落了,海棠花却开的正好,杨柳树一片嫩绿朦胧,仿佛漂亮的水粉画,还有清澈水面上凫水的野鸭、大鹅,在湖边水草丛中出没的两只白鹤……

在水上玩够了,又去比较宽敞的听雨轩前放风筝……

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笑着闹着,跑着跳着,让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笑起来。

三月三后没几天,酒楼第一层封顶,需要举行一个仪式,宋玥过去盯了一天,回来时,家里已经用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