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2 / 2)

加入书签

特别多,灯廊下几百盏灯笼,被人用了几十盏。倒是纸条挂的不少,最多的一盏灯笼下,纸条挂的密密麻麻,从一丈余的半空垂落下来,碰头摩肩,行人经过,都不用垫脚仰头,随手抓住纸条就能看上面的内容。

有些人站在灯下一一翻阅着,大笑者、怒骂者、冷笑讽刺者都有,渐渐地,想要读这些灯上悬挂的纸条竟然需要等待排队了。因为人员滞留时间加长,灯廊下一时竟然拥塞起来,一度行动困难。

宋玥一看这情形,立刻调整玩儿法,正月十四日上午,赶着在灯廊两端路边竖了一排杆子,最初写诗、写灯谜,反应比较热烈的灯笼都被挪到这些杆子上,灯笼下的纸条也被一同转移过去,这样,再有人驻足浏览、翻阅,就在路边,不至于在灯廊下、路中间拥挤,从而避免太过拥挤造成踩踏、灯棚倾塌甚至火灾等危险。

随着这许多灯杆竖起来的,还有一张活动告示,但凡出谜、作诗的人,端看‘留言条’的多寡,根据留言条、红条、绿条的多寡,分别选出前三名,在上元节后张榜公布。若是登上红榜,还有奖励银子,一等奖十两、二等奖五两、三等奖二两。

有一天的预热和传播,加上这赏银榜单一出,银水桥灯廊更是引起了轰动效应,几乎整个平京城的文人学子都携朋唤友地过来看个新鲜,到了现场被热烈的气氛感染,很多人按捺不住,写下自己的诗句和灯谜,甚至有些人没有提前准备,到了现场才作诗、做谜面,挠头搔首、抓耳挠腮者随处可见。

还有人自己写不出来,但特别喜欢评判别人的作品,于是大声评判、连连赞叹、甚至怒骂不止的人也不在少数,一个简单的灯廊已经不仅仅是看灯赏灯,更多的成了文人学子聚集交流的一个所在,说是一个大型诗会、文会现场也不为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