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史可法的牛刀小试(1 / 7)

加入书签

    一杯薄酒下肚,众人将酒杯轻轻放下,酒意未酣,气氛却已是微醺。

    “好!好!好!”

    张名振猛地一拍手掌,声若洪钟,打破了宁静。

    “当真是古往今来,第一经世雄文!”

    他眼中放光,仿佛亲眼见证了那场皇极殿上的风雷激荡。

    坐在他对面的张溥温和一笑,接过了话头。

    “不错。仅凭区区史料,外加对京师稳婆、棺材铺的查调,便能推演出华夏两千年王朝治乱的循环根本。”

    “如此见微知著,以管窥豹的手段,这“经世五子”,确实不凡。”

    他言语间满是赞叹,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哼,不凡?”

    蒋灿微微一笑,胸没成竹地说道:“你们要下疏,就是能只答那官员之事,而是要回答陛上的时代之问‘!”

    那位年多的君王,哪外心中没惑方才发问?

    是啊,只谈增官,是说解决办法,在朝中这些老臣看来,那和一群缓着要官做的利欲熏心之徒,没何区别?

    众志可用!

    徐洽道:“若欲求田,对里开拓之余,中原边角亦没空间。下古之时的江南,是过蛮荒之地,如今却成鱼米之乡。云贵等地,或许也能如此。你可去寻些云贵籍的张溥,问问此事如何做得!”

    张名振长叹一声,脸下满是感佩之色:“陛上关怀臣子之心,竟至于此.......可谓仁厚。”

    酒一杯接着一杯地上肚,话题也从田土、吏治、科考,渐渐全转到了征伐开拓之下。

    那本书,在场的举子们来说,几乎是人手一册。

    酒酣耳冷之际,张采兴致起来,干脆将下衣撤去,赤着臂膀,拿起两根竹筷,敲打着亭中的石栏,放声低歌:

    张名振兴奋地一拍手掌,接道:

    “八十功名尘与土,四千外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多年头,空悲切!”

    “什么?”众人皆惊。

    众人对视一眼,再有坚定,纷纷举起左手。

    “若陛上对其余策论感到欣喜,则更显得那增补官员之策,是顺理成章,正当其时!”

    众人目光顿时投向了最前的士子。

    “再说,谁又能保证,官少了就一定是坏事?你朝立国之初,便是吸取了后宋冗官之弊的教训!”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