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忠诚与价值(1 / 2)
在这些议题上逐渐暴露了他与一些地方势力勾结的痕迹。
他可能会在讨论中偏向某些与自己有利益关联的地方势力,提出有利于这些势力的考核标准或者忽视他们存在的问题。
女皇不动声色地将这些证据收集起来,这些证据就像是一颗颗棋子,被女皇巧妙地布局在权力斗争的棋盘上。
同时,女皇开始大力提拔一些出身低微但才华横溢、清正廉洁的年轻官员。
在古代社会,出身低微的官员往往难以获得晋升机会,他们面临着门第观念、官场关系等诸多阻碍。
然而,女皇打破常规,为这些年轻官员提供了专门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这些培训涵盖了政治治理、文化修养、军事策略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年轻官员的综合素质。
晋升机会则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权力中心的大门,让他们能够迅成长并在朝廷中崭露头角。
这些年轻官员对女皇感恩戴德,视女皇为伯乐,他们成为了女皇在朝堂上对抗宰相势力的新生力量。
他们怀着对女皇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积极参与朝廷事务,为女皇的决策提供支持,并且在与宰相势力的对抗中挥着重要作用。
女皇还巧妙地利用宰相集团内部的矛盾,她现宰相的一些下属官员对于宰相的独断专行心怀不满。
在宰相集团内部,权力往往集中在宰相一人手中,下属官员可能会因为意见得不到重视、晋升机会被压制或者遭受不公平待遇而产生不满情绪。
女皇暗中与这些官员接触,承诺给予他们更好的展机会和保护,只要他们愿意站在正义的一方。
这些下属官员看到了摆脱宰相压制的希望,同时也被女皇的诚意所打动,他们开始在宰相集团内部为女皇提供情报。
协助女皇进一步掌握宰相的动向,从而在与宰相的权力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
随着局势的展,女皇敏锐地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
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在耐心等待许久之后,终于等到猎物露出破绽的绝佳时刻。
她在一次朝堂大会上,这场大会可谓是整个宫廷权力的核心舞台,所有目光都聚焦于此。
突然,女皇拿出了宰相挪用公款、结党营私以及与地方势力勾结的证据。
这些证据犹如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堂上引了轩然大波。
挪用公款,这是对国家财政的严重侵蚀,本应用于国家建设、百姓福祉的钱财被宰相私自挪为己用,可能导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军事防御、民生工程等诸多方面出现资金短缺。
结党营私更是破坏了朝廷的政治生态平衡,他通过拉帮结派,将朝廷的官职任命、政策决策等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得朝廷的公权力成为他谋取私利的工具。
与地方势力勾结,则是对中央集权的严重挑战,地方势力本应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
而他的勾结行为可能会导致地方势力坐大,不听从中央的指挥,甚至会引地方割据的危险。
面对确凿的证据,宰相及其党羽顿时惊慌失措。
宰相那原本镇定自若的面容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
他的党羽们也一个个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女皇并没有立即将宰相处死,这一决策彰显了她的政治智慧。
处死宰相可能会引宰相势力的激烈反扑,也可能会被外界视为女皇的残忍嗜杀。
她选择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职,将他幽禁在家中,让他余生在悔恨中度过。
这就像是将一只曾经威风凛凛的猛虎关进笼子,让它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对着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暗自悔恨。
对于宰相集团中的其他官员,女皇则根据他们的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