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百七十四章 剧本(6 / 7)

加入书签

    “是的,他们都签到了拾火,不过他们因为正在准备艺考和高考,所以曝光不是很多。”汪彪解释。

    陆严河说:“公司其实可以为他们量身打造一部《夏夜别墅惊魂》的衍生电影,既然他们两个人的角色比较火的话。”

    汪彪:“那我去跟陈总说一下?”

    “嗯。”陆严河点头,“比稿这个想法好,谁的想法好就用谁的故事。”

    汪彪也说,“但是现在很多影视公司都抄袭了我们这个做法,都开始搞比稿,反而搞得编剧圈有些怨声载道,因为原来大家接项目都没有这个要求的,结果莫名其妙就多了一个环节,而很多公司又不像我们,本身自己签约了很多新人编剧来培养,平时都有底薪的。他们在外面邀请编剧来比稿,不发钱,也不发工资,比赢了才能签合同,正式写剧本。”

    “那他们这样的做法长久不了。”陆严河摇头,“谁都要吃饭,谁也不是傻子,生态被他们搞坏了。”

    “当然,那些已经成名的编剧倒是不受这些约束,主要影响的都是那些还没有成名、苦苦寻找机会的新人。”汪彪说,“本身最朝不保夕的时候。”

    陆严河说:“那像那些新人,如果比稿通过了以后,是不是就会直接成为署名编剧?”

    汪彪摇头,“具体我不清楚,我只是听很多人都抱怨过这件事。”

    陆严河则直言:“如果说那些新人能够通过比稿就脱颖而出,成为属名编剧,我倒觉得,抱怨的未必是那些新人编剧。”

    汪彪一愣。

    -

    与此同时,国内。

    一档谈话类文化节目。

    著名编剧何石责是今天的嘉宾之一。

    大家讨论到编剧们的创作,产量,以及对剧本的理解,众说纷纭。

    有人说道,现在国内最成功的编剧应该是陆严河,几个编剧界的老前辈们笑了笑,也没法儿否认。

    轮到何石责讲话的时候,他放下手中扇子,微微一笑。

    “产量低是因为我都是自己写剧本,有时候带学生,但即使带学生,很多的剧本也都是我自己写的。

    “剧本哪是那么好写的,当然,在我们这一行,有很多人挂羊头卖狗肉,看似就他一个人的名字,实际上背后有十几个人帮他写,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就跟以前半岛拍电影最疯狂的那个年代一样,一个导演一年能拍十几部电影,你说夸张吗?再看看,你觉得能是那一个人拍出来的吗?”

    镜头对准了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