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七百三十九章 人生有重逢(7000字)(5 / 10)

加入书签

    难以复制的公关之路。

    在最后,当《热带雨季》在最佳影片提名的介绍中出现那一刻,作为今年最佳影片提名中,唯二两部非英语电影之一,陆严河忽然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提名即认可”。

    这是奥斯卡,是美国的电影奖,虽然它一直在努力地面向全世界,要给自己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奖项——

    但是,实际上,它面向的是在美国电影界和美国市场取得不凡影响力的世界各地电影。

    非英语电影,怎么样都是“弱势”的。在这种情况下,一部非英语片,能够提名这个奖项,何尝不是认可?

    陆严河今年在北美颁奖季,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奥斯卡靠着几十年的积累,拥有了如今在北美的影响力和行业地位以后,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北美好莱坞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把获得奥斯卡视为自己这份工作可以获得的最大的荣耀。

    甚至,每个人都在维护奥斯卡。

    历史上,“水”到奥斯卡的那几个获奖者,即使拿奖,几乎全行业都是以“不认可”的态度在面对他们,不会说他们拿了奖,那灰的也就变成白的了。

    那种使用不正当手段去竞争的演员,比如当年各方面都很强势的鲁妮·玛拉(当然,她的方式已经属于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了),明明是《卡罗尔》的双女主之一,却为了增大获奖概率,改主为配,改报最佳女配角,反而在颁奖季引来了众多人的争议,认为她这样做对其他提名者有失公允,最终反而没有获奖。

    陆严河是认为,行业这么多人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和维护,才是这个奖项在这个行业拥有如此统治力的根本原因。

    反观国内的那几个奖项。

    连陆严河自己其实都有质疑,更不用说别人了。

    当然,奥斯卡的毒瘤该有的,一个不少。

    哈维·韦恩斯坦,靠着《莎翁情史》在颁奖季的公关成绩,一战成名,在那之后,可以说因为强大的公关能力和手段,让他被整个好莱坞趋之若鹜。

    他完全弄清楚了奥斯卡的公关规则,然后,就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工具,甚至很多人对于艺术电影的捍卫,对于奥斯卡的捍卫,都成为了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这些想法并没有在今天晚上久待于陆严河的脑海之中。

    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以后,还有《名利场》杂志举办的After party。

    今天晚上并不是一个适合思考事情的晚上。

    -

    在《名利场》举办的After Party上,没有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詹芸、李治百、江玉倩都现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