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回归(1 / 5)

加入书签

    「回应吗?」

    「没有必要,回应了反而让这种挑事的报导得到更高的关注度。」

    「那就不回应了。」

    之前陆严河已经就这样的问题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了。

    什麽叫做中国演员占领了好莱坞大片?

    难道不是好莱坞大片为了占领中国市场,所以将中国演员纳入主演吗?

    没有票房和市场做支撑,陆严河再牛也独木难支。

    这是很容易就想通的道理,但有人就是故意视而不见。

    故意挑事。

    这样的话题才有流量。

    让陆严河惊讶的是,西克竟然有一天在片场跟他说:「不用管那些媒体在说什麽,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说一些某某人入侵好莱坞之类的话,这样的论调,过去几十年,出现过很多次,但是,好莱坞本来就应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汇聚的地方。」

    西克这样说,令陆严河诧异。

    该怎麽说呢,西克就是好莱坞最典型的代表。他是正儿八经的美国演员,经历了好莱坞的八十年代丶九十年代,又进入新世纪。

    陆严河一直知道的是,好莱坞这一批人,是比较奉行「好莱坞中心主义」的。

    以奥斯卡为例,八十年代丶九十年代的奥斯卡,基本上是被美国丶英国等几个欧美国家承包的。

    好莱坞开始盛行「多元」和「多种族」这些风向,都是网际网路在全球兴起之后,随着美国他们自己政治派系丶代表之间的互相倾轧,藉以作为攻讦彼此的武器,大兴「政治正确」之法,衍生到影视领域,客观层面逼着好莱坞打开「开放和包容」之门。

    也是在这个时期之后,日本丶韩国电影这些跟欧美电影圈接轨很近的亚洲电影,才从最佳外语片这个单元走出来,能时不时地在颁奖季获得更主流的关注和呼声。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寄生虫》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尹汝贞凭藉《米纳里》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杨紫琼凭藉《瞬息全宇宙》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驾驶我的车》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丶最佳导演丶最佳改编剧本等多个大奖……这些亚洲电影或电影人能集中爆发,不得不说,是得益于本身诸多诟病的「政治正确」,它逼着让那些原来「不正确」的人,去选择「正确」。

    但是,对于这些亚洲电影在奥斯卡的身影,其实是有部分好莱坞的「老白」明确表示不满甚至是抵制的。

    他们大部分都并不年轻。

    这有历史文化的因素,也有思想观念的因素。

    陆严河没有想到,西克会来安慰他。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