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上升期与选择(5 / 7)

加入书签

/p>

很多的影视剧都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制作,而不是要像现在这样,跟各家公司不停地谈判,谈条件。”

“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行的话,那这也实现不了啊。”

陆严河说。

陈梓妍说:“有一个办法。”

“嗯”

“可以通过其他资本入股来筹措收购制作公司的资金。”

陈梓妍说,“我们灵河影视制作公司成立以后,对我们灵河感兴趣的投资机构和基金组织就不少,有好几家都来找我聊过,之前我都暂时拒绝了,当时我们公司没有一部作品面世,人家开价不可能高。

不过,随着《人在囧途》电影的成功,让拥有续集开版权的灵河估值增长了很多,更不用说,它还有《武林外传》和《鱿鱼游戏》这两个戏,以及《胭脂扣》这部电影。

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的股份去换取我们急需的现金流。”

商业上的事情,陆严河并不太懂。

但是,一家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如果仅仅只靠原始的积累,是很难弯道车的,这一点陆严河也知道。

要么,陆严河以后就不要以制作为事业的重心,仍然还是坚持以演员之路为主,制作只是辅助配套。

否则,真要去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制作公司,而且,还要制作影视剧的话,接受外面资本的投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收购只是第一步,后面拍摄影视剧,一样需要大量的资金。

陆严河跟陈梓妍合作的这家灵河影视制作公司,它的价值并不在制作和行,而是在陆严河创作的这几部影视剧版权上。

没有这些版权,它就是个皮包公司,是个空壳子而已。

陆严河陷入沉思。

没有人愿意做吃亏的傻子。

其他电影公司也不愿意在版权不属于自己的前提下,沦为陆严河他们的工具人,帮陆严河他们拍电影,好处拿不到多少,风险还要一起分担。

目前的状况,其实并不是无解题。

而是一道选择题。

是选择什么都不做,暂时放弃一切计划,慢慢积蓄实力。

还是选择退一步,不保留影视剧的版权,以编剧或者加上主演身份去参与项目制作。

又或者,按照陈梓妍刚才说的,接受别人的投资,用股权换现金,迈出一大步,购买一家制作公司,改变灵河影视现在的定位和基本格局。

-

看到陈梓妍挂了电话,卢庆珍放下筷子,喝了口酒,微笑问道:“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又跟严河说到要融资了”

“不是要融资,而是给他提供这个选择。”

陈梓妍说,“其实,讲实话,严河未来到底会展到什么程度,这已经出了我能设计的范围了,你能明白我的感受吗他才大四,大学都还没有毕业,但是他事业上的高度已经到了我没有办法说我可以给他兜底的程度了。

所以,我只能把更多的选项给他,怎么选,他自己做决定。”

“你让他自己做决定,他未必能做得出来。”

卢庆珍哭笑不得。

陈梓妍说:“总得学着做决定。

唉,主要是这件事也要看他自己想怎么做,无论他怎么选,路都能走,究竟哪条路能走得更高,现在我也说不好。

不如就让他自己想清楚,他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卢庆珍反问:“梓妍,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从经纪人这个身份再往前迈两步”

“你知道的,要迈出这两步的话,我早就迈了。”

“今时不同往日嘛。”

卢庆珍说,“你自己也说了,你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陆严河这样的艺人,他未来事业展的高度,已经是你现在所不能想象的,不是吗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跟他一起往前多走两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